电视剧《暗算》让作家麦家红极一时,小说《风声》也因此火爆,记者对电视剧《暗算》情有独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才精读了小说《风声》,读过之后,记者感觉原著小说《风声》与电影一样也存在不少败笔。本版撰文 宋晓鹏
1 肥原的官职
小说上部第二章在介绍龙川肥原时写道:“他曾做过鬼子驻沪派遣军总司令官松井石根将军的翻译官,一年前出任特务机关长……”首先,当时日军在上海的部队为上海派遣军,从来没有驻沪派遣军这个机构,而肥原能够担任上海派遣军特务机关长一职,更是不可信。举个例子,大特务土肥原贤二先后任步兵第30联大队长,关东奉天特务机关长,哈尔滨特务机关长,步兵第9旅团长;战犯酒井隆先后任步兵第28旅团长,张家口特务机关长。从这二人的升迁过程可得到结论——特务机关长的职衔高于联队长,与旅团长一样是陆军少将,而作者介绍肥原一直是新闻记者,1927年才加入陆军部,在那个时代的日本,非陆军大学毕业当上将军的人屈指可数,而以肥原在陆军供职14年的资历,是绝对不会担任如此要职的。
2 张司令的年龄
小说第二章开篇写道:“肥原年不过四十,而张司令的年纪是足以做他的父亲的。”由此推论,张司令的年纪应该不低于60岁。到了第八章时张司令自己说:“我也是黄埔毕业的。”问题就出现了,故事发生在1941年,张司令60岁,而黄埔军校创办于1924年,保守地估计,张司令考上黄埔时已是43岁高龄。按史料记载,黄埔历届师生平均年龄不超过26岁,而黄埔创办时蒋介石也只有38岁,难以想象蒋校长会招一个年龄比自己大五岁的人进校做学生。
3 喷气式飞机
小说下部写道:“1937年8月……这一天,一百二十七架喷气式飞机从停泊在沪淞口海域的出云号航空母舰上起飞,直飞杭州,投弹无数。”但资料显示,1939年8月27日,世界上第一架喷气式飞机首次试飞成功;1941年5月15日,英国的第一架喷气式飞机首次起飞;1944年,德国和英国的首批喷气式飞机投入使用;1949年,第一架喷气式民航客机——英国的“彗星号”首次飞行。因此,日本不可能在1939年之前制造出喷气式飞机。此外,沪淞口这一地名也很新鲜,只知道吴淞口,沪淞口在哪,倒是得好好找找。
4 松井穿越时空
在小说下部中,把日军没有轰炸杭州西湖说成是懂文化、爱杭州的日本特务向驻沪派遣军司令松井石根的提议,实在大胆。1937年8月13日,淞沪抗战打响,国民党军队攻势凌厉,日军节节败退,8月15日,为扭转败局,裕仁天皇任命已退役两年,熟悉华中、华东情况的松井石根为上海派遣军司令。而日军海上航空兵计划轰炸杭州一事则是在8月14日,也就是说,松井石根还在日本家中赋闲之时,作者麦家就已经让他跨越时空来到出云号航母上和肥原会面了,实在太有创意了。
此外,小说中还称,肥原骗松井不轰炸西湖的理由居然是为了保护一位玉女,而松井竟然被骗。事实上,松井石根的父亲是一位研究中国古文的汉学家,松井在陆大的专业就是有关中国的军事、政治、经济、情报,后来又在参谋本部第二部任职,并先后在中国任职多年,是日本陆军中首屈一指的“中国通”。板垣征四朗、土肥原贤二、多田骏等大特务全出自其门下。松井对中国乃至杭州的了解绝不会比肥原差,更是特务行里的“祖宗”,怎么就会被这么个小特务三言两语骗得团团转呢?
5 中华大字典
小说开篇第一章有个这样的情节,一名共产党员在被捕前将写有密码的《中华大字典》扔出窗外。《中华大字典》,著于1915年,是上世纪80年代以前中国字典收字最多的一本,共收字4.8万多。这本字典的厚度和重量可想而知,把密码写进这样一本书里,查又不好查,放在哪里都扎眼,出事了扔也不好扔,实在不是个好选择。作者设置这个情节让人忍俊不禁。
6 龙川肥原
对于龙川肥原这一人物,麦家不惜花费一个章节,搬出芥川龙之介、松井石根等人来作证肥原其人的存在,其实,稍懂日本姓名学的人便可从其名字上判断出这是个虚构的人物,因为龙川是姓,肥原也是姓,日本人名是名,姓是姓,简言之,日本人没有叫这个名儿的。
此外,小说情节中的漏洞也不少,比如李宁玉传递的情报被顾小梦截获,情报里居然明示身份,作为一名业务过硬的地下工作者,李宁玉会如此糊涂,简直不可思议。其次,李宁玉把肥原的视线转移到吴志国身上后,又试图栽赃顾小梦,却还能说服顾小梦帮他,于理不符。因为故事发生在皖南事变之后,国共关系异常紧张,李宁玉的冒险一搏,极可能因小失大,后来,顾小梦受李宁玉之托将情报送出,身边却一直跟着大特务王田香,小说没说出是用何方法送出的,但想来想去,这都是不大可能的事情。
7 与《暗算》雷同
记者发现,《暗算》第三部分《捕风者》与《风声》非常相似,这也是小说最可怕的致命伤。
先说情节,同样是中共情报走漏,导致几名情报人员被关进一所房子进行甄别,同样是共产党员通过模仿敌人的笔迹进行栽赃,同样是性格相似的几个人物在斗智,同样是共产党员用生命的代价送出了情报。
再说人物,钱之江和李宁玉,都是中共地下党员,三十几岁,性格都是稳重,沉默寡言,都用模仿笔迹的方式对敌人进行了栽赃,最后都是通过自杀,以身体送出了情报,唯一的区别:一个是男一个是女。
唐一娜和顾小梦:顾小梦年轻、貌美,高挑的身材,艳丽的姿色,与于娜饰演的唐一娜没有分别。背景上,顾小梦父亲是汪伪政权的重要人物,而唐一娜的父亲则是贵州国民党军队的司令,因此二人的性格都是泼辣、直爽、不计后果。《暗算》中的唐一娜暗恋钱大江,而《风声》中的顾小梦则是李宁玉最好的朋友,二人都是这一场谍战中唯一活下来的被怀疑者。
代主任和龙川肥原:都是特务头子,冷漠无情,老奸巨猾,花招层出不穷,但都被地下党成功地牵着鼻子走,只不过一个是中国人,一个是日本人。年龄上,一个五十几岁,一个四十岁。
黄一彪和王田香:都是典型的汉奸走狗形象,都在故事中扮演了严刑逼供、见风使舵的特务形象,完全脸谱化,基本没区别。
闫京生和吴志国:闫京生是国民党上海警备司令部副参谋长,策划多次屠杀行动,血债累累;吴志国是日伪华东剿匪大队长,消灭抗日小虎队,罪大恶极。都是被地下党模仿笔迹而栽赃,牵扯到故事中,都是死硬的顽敌,都被严刑逼供,结局都是被秘密处死。
童副官和白小年:一个是刘司令的副官,一个是张司令的秘书,都是卑鄙猥琐之人,狐假虎威。都是以审讯者身份介入此事,与被审讯者的冲突情节也如出一辙,但实际上又都是被怀疑对象之一。刘司令和张司令:无论形象、身份、言语都几乎没有区别,最后也都是被自己的上司秘密处死。
读者不难发现,《风声》应该就是电视剧《暗算》第三部“捕风者”的改写篇,作者麦家自己也承认《风声》源于电视剧《地下的天空》和小说《密码》,经过梳理应该是这样一个创作过程:电视剧《地下的天空》→小说《密码》→《暗算·捕风者》→小说《风声》,麦家可谓是改编高手,这不是坏事,多改一次便多赚一笔钱,只是不知道,如此雷同的情节,看过了电视剧《暗算》的观众,再去看小说《风声》直到电影《风声》还会有什么悬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