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揖》
陈丹青的《退步集》讲述关于教育体制中的弊端,引发我对教育第一次如此深刻地反思,《作揖》就在这样的审视中诞生。
现代的父母基本上都反对那种填鸭式的灌输。一想起灌输,便会与不考虑孩子的兴趣和接受能力以及孩子的痛苦状联系起来。很多父母和老师都已经意识到灌输教育的危害性,但这并开始采取让孩子在快乐和游戏中学习的方式。这当然是一种教育的进步。往往却是灌输会乔装打扮,它戴上“快乐”的面具,披上“游戏”的外衣,稍转模式,让人轻易不能察觉其灌输的本质。
疲惫的,不用思考的在接受,“你每告诉孩子一个答案,就剥夺了孩子一次学习的机会。”原则是我喜欢装什么就装什么,而不是你要我装什么就装什么。
到了把“瓶子”灌输满后,背着文凭到社会,像机械一样,呆板的站立着,生活只有为别人而生,为别人而死。我们所达到的文明程度已经为每一事物创造出一个形式,一种机械的教育影响了生命的全过程。教育的本质是启蒙而非灌输。
在这样一个被主流价值观左右的世界上,人对自己的认识前所未有的建立在世俗评价的基础上,被“大多数人的意见”所摆布,而早已有人指出这是愚蠢的另一种面目。因此人在不断的欺骗自己,缘何?这是因为人空虚这一实质导致了人对自我的认识失去了本该首先拥有自我衡量的支点,于是摆布就这样发生了。这显然是个不断重叠的过程,循环往复,流转不止。
在作品当中看到了如同痴呆的人站着,没有表情,似乎看到一种无奈与迷茫。
在这种状况下,中国的当代艺术应当进行适时的自省,重新面对和审视自己本民族的文化艺术传统,正确地看待艺术精神重建和人文关怀的历史承担,创作出从内在精神观念到外在形式语言都具有鲜明的民族特征和时代特征的艺术作品,形成内在精神、外在形式与符号语言之间的有机统一。这无论对于中国当代艺术自身,还是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接续、复兴和精神重建来说,都具有建设性意义。
创作中我在每一个瓶子的瓶口重复着塞进报纸,那种感觉是无奈,疲惫。每个动作都如同感触灌输性教育给予我们无比的残害,痛惜这20年在无意识中受到迫害却乐于其中。对这种状态依然延续而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