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卡-取宾活佛的{大观绘画长卷}简介
唐卡是藏族文化中一种独具特色的绘画艺术形式,其绘制过程复杂,用料考究,色泽艳丽,经久不退,具有浓郁的雪域风格。题材内容涉及藏族的历史、宗教、政治、文化艺术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凝聚着藏族人民的信仰和智慧,记载着藏族的文明、历史和发展。
唐卡,兴起于松赞干布时期,因其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浓郁的宗教色彩和独特的艺术风格,所以历来被藏族人民视为珍宝。它的制作是以各色天然矿物颜料及金、银(画面的金色部分以黄金制成,银色部分以白银制成),勾线着色后,再以线和绢托衬背面,四周用彩缎拼成画框,两端用硬木轴心,面上加一道黄绸遮幔及等长的双条绸带。唐卡是刺绣或绘画在丝、绸或纸上的彩色画轴,既有多姿多态的佛像,也有反映藏族历史和民族风情的画面。西藏唐卡构图严谨,均衡,丰满,多变,画法主要有工笔重彩与白描为主。唐卡品种多种多样,除彩绘唐卡外,还有刺绣、织锦(堆绣)、缂丝、贴花及珍珠唐卡等。用这些方法制作的唐卡,富有立体感与质感,动感也强,将它悬挂于殿堂之内,微风拂来,画面上的佛像跃然布上,栩栩如生,宁心观看,人宛如置身于天界之内,宗教题材中的唐卡一般来讲,每幅唐卡都有上中下三部分,各代表天、地与地下。现存的最大唐卡,为布达拉宫所珍藏的长达50余米的二幅巨型唐卡。
为了使唐卡这颗藏族文化瑰宝中的明珠在新时代仍旧能发出耀眼的光芒,将唐卡艺术传承和发展下去,云南省迪庆州政协委员、人大代表、云南省德钦县佛教协会副会长、云南取宾藏文化研究所所长、达摩双语初级职业学校负责人忠永次里亲自设计,并聘请专门画师和各方面的专家,共同制作了一副反映藏传佛教文化的千米唐卡《大观绘画长卷》。长卷内容包括世界形成,佛陀故事、宗教、风土人情四部分,以艺术的形式形象地反映了地球的形成、人类的起源以及轮转图、佛祖十二宏华等宗教文化。整幅作品体系宏大,构图完整,内容丰富,色彩浓烈,极具雪域风格和佛教色彩,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艺术感染,堪称藏文化的百科全书。
该作品比较系统的描述了藏传佛教中有关世界的形成,佛教发展的历程以及所信奉的各个佛主、菩萨、金刚护法神等。在长卷制作过程中,其绘制方式完全采用了古老的绘画工艺,所用颜料均采用天然彩色矿石制成。佛身以纯金绘制,刺绣的佛像和财宝天王,均用彩色丝线精细绣成。用这些特种原料和工艺来制作如此巨大的唐卡长卷,在我国的藏传唐卡绘制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堪称旷世之鸿篇巨制。
唐卡上部丝织部分,宽0.57米,用金丝线织成了各种背景图案,其中有命命鸟、宝伞、双龙抢宝、圣僧十字咒图,前景图案有丝绣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四壁观音、绿度母、三面金刚、莲花生大师等,其顺序按佛教的传统规定所排列。
唐卡中部手工绘画部分,宽1.4米,开篇由佛像、佛经及佛塔三位一体所构成。接着有日月图、水火风轮、地球的形成、人类的起源过程,生活情景包括了建房、打猎及饲养牛、羊、马、狗等,有六道轮回的痛苦及八卦九宫神、佛主十二成道像,祖师车巴、日巴、八大弟子、东方五佛、三十五佛、十六罗汉、八大药师佛、八十佛、二十一尊度母、四大教派的佛祖、金刚及护法神等,十二缘起支、二十九星宿神、十二生肖神,记录了鲁仟那布大药叉军主时代、森布罗刹时代、玛江神时代、卓卓鬼时代、玛桑九族姓氏时代、龙娇朝时代。所有佛主的背景均由一些有名的景观构成,如三江并流、梅里雪山等。
唐卡中下部丝织部分,宽0.45米,背景图由狮子、老虎、法轮、白塔、牡丹、石榴树等构成。彩绣前景图有七政宝、曼荼城、财王、财仙、财马、财象等。
最下层为五妙欲,宽为0.49米,是用五色的绢布缝制而成,下坠的十色丝线絮及珠子等,按不同的颜色有序排列。
整幅唐卡总高度有3米,计划完成1000余米,现已完成600余米,其绘画内容涉及面之广,所画的各类佛祖数量之多,在这藏传佛教的唐卡绘画中是一个新的创举,它极大的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宝库,也使祖先留下来的珍贵文化遗产得到了发扬光大。忠永次里及全体绘制人员,祝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民族和谐友爱。
时间:2009/12/28 20:38:00 [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