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一种理想——策展人老羊访谈

 

文章已发表,转载请注明出处

 

采访/ 张光华

 

张光华:本次展览应该是云南第一个由艺术家提名艺术家的展览,这种新的展览形式自然引发了众多艺术家的关注,所以展览的目的或宗旨也就不可避免的成为大家想了解的内容。为什么作为主办方的渗透力广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要特邀毛旭辉和唐志冈两位艺术家作为提名人?

  :邀请毛旭辉和唐志冈两位著名艺术家举办这个提名展,主要有两个原因,首先是因为尽管渗透力广告文化传播有限公司策划和举办了多次艺术展览,但关注的主要内容是市场,对展览的学术性把握不够成熟,展览的品质往往不是很高,所以提高展览项目的学术性一直是我们努力的方向;第二个原因是,毛旭辉老师和唐志冈老师的艺术造诣是值得我们信赖的,我在很早以前就与他们谈过合作推出云南年青一代艺术家的想法,尤其是我到上海从事艺术策划和推广活动以后这个想法就更加明确,于是决定在2010年的上海世博会期间策划一场相对比较学术的、由云南的年青艺术家构成的艺术展览,所以就邀请他们从自己的学术立场出发提名一些年青的艺术家参加这个展览。

 

       还有一个相关原因是,前段时间我遇到了一群来自英国、美国、中国香港和中国台湾的朋友,他们正在准备成立一个“博时画会”,然后为推动云南的当代艺术做些贡献,同时做一些艺术经纪活动,将云南当代艺术推介到更过的国际画廊机构和拍卖机构。我了解了他们的想法后,就建议他们拿出一笔资金赞助这次展览,以此近距离的了解云南的当代艺术现状,更好的融入到云南当代艺术的场域中,他们果真对这此活动报以极大的热情。这次展览的主展场是在上海,2009815在昆明598艺术空间的举办的这场首展是2010年上海展的大练兵,希望通过昆明展先积累一些经验,把上海展做得更好。

 

张光华:这样看来,请毛老师和唐老师作为这次活动的提名人的确是借用他们的学术视角,帮助你们实现从市场视角转向学术视角的期望的有效捷径。

  :对,这样一来大家就会在分工合作中把活动开展的更加成功。毛老师和唐老师可以在专业角度和学术角度对展览进行全面决策,而我们则可以集中精力将市场推广做得更充分。

然而,尽管我们很信赖两位提名人的学术判断力,但是我们也从这些被提名的年青艺术家的作品中看到了一些问题。云南的 ’70后和 ’80后的艺术家的创作状态远远没有`50后和`60后的艺术家那么良好,他们的创作状态相对于全国其他地区如四川、重庆、北京等的活跃程度是远远不够的,甚至可以说是相对薄弱很多。虽然云南特殊的地缘位置给云南的年青艺术家提供了很多个性化的元素,比如说相对较慢的生活节奏为他们的创作提供了一个相对较长的体会过程;云南自然物种多元化的生态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云南的艺术家避免了抄袭和模仿的发生,艺术语言非常多元化,这些都是正面影响。然而地理位置的边缘化自然减少了年青艺术的推出机会,创作的节奏的缓慢也会降低年青艺术家的动劲,这些都是令我们担忧的事情。举办这次展览的目的就是要为云南的年轻艺术家提供更多前进的动力。

张光华:您在上海从事艺术策划和推广活动的过程中,也在帮云南的年青艺术家做推广,那么您如何评价云南的年青艺术家在面对机会时的表现和自我估价的能力?

老 羊:要谈这些年青艺术家在上海等其城市的表现,首先要谈他们对市场的理解。我认为他们的创作状态并没有什么问题,因为他们一直在努力学习,他们的问题在于初面市场时给自己的估价过高。他们没有看到其他地区离开本土到北京、上海寻求的发展的年青艺术家的表现,这些艺术家往往都明白市场要从低到高做起的规律,但是云南的年青艺术家在这方面却比较迟钝。他们不懂得给对方更多的价值空间其实也是在开拓自己的价值空间的道理,往往把自己的价位咬得很紧,所以经常会错失推广自己的机会。相比而言,比如西北、东北等地区来上海的年青艺术家,他们的创作水平和云南的年青艺术家相当甚至更好,但是他们自我确认的价位往往是云南艺术家自我确认价位的1/3,他们的价位比云南艺术家的价位要更切实一些,这说明他们的市场心态比云南的年青艺术家好。

 

张光华: 其实您刚才提到了制约艺术家的发展空间的两个必要因素,一个是艺术家的市场敏感度,另一个是艺术家的创作能力,您能否再进一步谈谈您对云南年青艺术家的创作能力的判断或看法?

老 羊:其实云南年青艺术家的技法能力还是很不错的,只是他们的创造力还不够,他们自身的突破还不够,比如说唐老师提名的这些年青艺术家,他们的表现形式与四川的艺术家很接近,但是他们的主题意识又不如四川的艺术家活跃。四川的艺术家个性非常鲜明,`70的艺术家有自己鲜明的语言特征,’80的艺术家也有自己鲜明的语言特征,而云南的年青艺术家的语言特征就要弱,从他们目前的语言特征中可以看出鲜明的“毛派”好“唐派”现象。毛旭辉老师的学生都是在画表现主义风格的作品,唐老师的学生的作品中也很明显的存在着他的影子。

 

张光华:既然您意识到这些年青艺术家的作品中明显存在着“毛”和“唐”的影子,这在目前来说并不是一种乐观的创作状态,那您为什么还要邀请毛旭辉老师和唐志冈老师举办这次提名展呢?

老 羊:在筹备这次展览之前我接触的年青艺术家并不多,所以并没有发现这个问题。但是我依然相信毛老师和唐老师的学术判断力,而且他们的确是对云南的年青艺术家最有学术把握能力的,他们二位一直非常关注云南艺术和云南年青艺术家的发展,无论是获得更多的市场空间也好,还是获得更多与通行的交流机会也好,他们希望云南的年青艺术家能够有更多去外面发展的机会。所以,由他们二位来提名年青艺术家肯定是最合适的。

 

张光华:从市场的角度来说,你们既然意识到了这种集体风格倾向的存在,为什么还要把这这个展览继续下去呢?是不是在这种现象背后还存在一些积极因素?

老 羊:其实我对艺术家的态度很简单,而且与唐老师的观点也是一致的。年青人都是需要时间去磨砺的,只要他们一直很好的坚持一种创作状态,这就达到了我们选择他们的首要条件。即使他也曾创作了一批很不错的作品,但是只要他没有保持一种良好的创作状态,我们就不会选择他。我们相信能够一直保持良好创作状态的年青艺术家是可以成功的,至少他的机会会比不能够坚持的艺术家更多。

 

张光华:也就是说,尽管云南的年青艺术家还没有体现出充分的创造力,但是他们的坚持让你和更多的艺术经纪人愿意帮助他们,给他们提供更多展示的机会。

老 羊:对。并且从我们自身来说,我们对云南的艺术发展充满了希望,因为我们云南已经走出了很多成功的艺术家,已经形成了一种良好的传统氛围,在这种良好的氛围里面我们的期待也就更多的。并且,其他地区的画廊或艺术经纪机构也因为云南当代艺术的历史而对我们充满了期待。我相信我们的提名展也会更多的人以期待,包括观众、画廊机构和艺术家本人。

 

张光华:您的职业其实是集艺术家、策展人、艺术经纪人为一体的,您能具体谈谈您的职业规划或艺术理想吗?

  :其实我现在的职业性质是由一个很久以前就形成的情结导致的。早在1995年我们就开始策划一个叫“中国艺术在行动”的项目,这个项目针对的核心一是市场二是艺术教育问题。提出这个项目有两个初衷,一是因为我们当时发现中国的艺术教育有很大的问题,是一种很令人悲观的状况,它是一般学科教育模式的集合,并没有尊重艺术的特殊性,不能够给艺术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对他们其实是一种束缚;第二个原因是,虽然中国当时开始进如到非常凶猛的经济发展浪潮中,但很多家庭是没有经济实力为孩子创造学习艺术的机会的。我们预计到经济体制的改革必然影响到艺术教育的改革,原先由政府体制供养的艺术家将有80%以上被推向市场自寻出路,是我们的艺术家自己去思考艺术市场的问题的时候了。综合这些原因,我们在1995年提出了“中国艺术在行动”的计划,口号是“艺术家动起来,构建属于艺术家自己的艺术市场”。

       我们一直以来所作的工作就是通过推广为艺术家创造更多市场机会,但是我们对享受我们的推广宣传的艺术家也有要求,他们必须配合我们这一系列活动的初衷,即他们必须成为我们这项艺术的义务免费教育活动的一名义务者。让更多没有钱的孩子享受艺术教育,学习真正的艺术,这是我们这项活动的最后理想。真正的艺术不是来源于学校的教育,而是来源于艺术家,来源于良好的艺术教育方式。也正是基于这样的初衷和理想,我一直在通过各种方式为音乐、美术等各种门类的艺术家做推广,并通过与他们的义务交换,为将来实现艺术义务免费教育的理想培养后备军。

 

张光华:这么说您策划的不是一个具体的展览,而是一项伟大的工程。

 :但是很不幸的是,由于一些合作的政府人的不诚信,导致了我三次严重亏损,以至于滞缓了这项工程的进展。我现在最大的心愿是完成“艺术上海”这个项目,“艺术上海”是“中国艺术在行动”项目的精华版,包括音乐、戏曲、舞蹈、美术等综合艺术门类,它不同于艺术博览会而是一个是艺术事件。在推出年青艺术家的同时,“艺术上海”也将通过一系列的艺术活动及我们自己的网络平台,发现一批年青的策展人、批评人,把我们的艺术理想传递给他们。其实我自己的最终理想还是做一个纯粹的艺术创作者,但是在回归纯粹的创作状态之前,我一定要把“艺术上海”这个平台搭建起来,给更多优秀的年青人创造展现自己的机会,给中国艺术提供一次多元的碰撞和突破。

 

 

 

时间:2009/12/28 23:06:00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