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秀的艺术家产生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文章已发表,转载请注明出处

采访人/霍蓉

时间:200996

地点:昆明99艺术空间

 

 

 

    蓉:张崇明老师,您作为这次展览的主策展人之一,您是怎样把参展艺术家选定范围放在西南地区的?中国当代艺术的范围是很大的,

张崇明:从画廊发展的角度,现在由昆明开始。我们需要一步步来,一点点扩大。之前在昆明做了两个展览是很成功的,很有影响的。这次展览定位的不一样,上次展览选择的是昆明相对有成就的艺术家,这次我们到成都、重庆选择的都是年轻的艺术家,但有他们自己的语言,自己的语汇的艺术家。

 

 

    蓉:您作为99艺术空间的艺术总监,您选择艺术家的标准是什么?

张崇明:很简单,一是,艺术家的艺术观念,另外我是画画出身的,我很强调绘画的功底。不论画什么,是需要绘画的手段表现的,就像在擂台上打擂台,你用什么样的功夫把对方打到。

           我很理解昆明画家的生存状态,他们很辛苦、很执着、也理解他们的需要,我和李先生最早是从他购买我的作品开始的,我们相处20多年,他是企业家,也是很性情的一个人,后来我们成为很好的朋友,我现在是这里的艺术总监,一方面想为艺术家做点事情,快一年的时间一直在做,通过展览我们不断总结,我们希望继续走下去,把展览做好,把 艺术空间做出品牌,也为更多的艺术家提供展示的空间。

 

 

    蓉:这次联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准备的?

张崇明:大概今年4月份。我们就重庆、成都连续去了三趟,从中选择了艺术家。在重庆 的时候,艺术家不了解我们的空间,我们得和他们解释,我们希望一步一步的做。通过这个展览会让更多的艺术家知道99艺术空间。

 

 

    蓉:对,这次的交流展览是一个很好的让艺术家了解艺术空间的机会。这次作品当中,西南的艺术家作品明显有两个比较明显的倾向:一是应用油画技法画中国山水,比 如:李春梅、吕文稻、余都、张。另一个是比较注重技法的写实,比如:张小东、刘玉明、杨武铭、杨鹏、杨世斌,您选择这样的作品是基于什么原因呢?是不是和您自己是艺术家有关?

张崇明:卡漫的艺术家在重庆很多,我们选择的艺术家都有他们独特的语言,不要没有自己的个性,不要像谁的,就是让人觉得他在模仿别人,他没有个性。我们要选择有个性的艺术家,重庆的张翊,他用油画表现中国的青绿山水,是他独特的绘画语言在表达,有他自己的感受,他很执着。我们希望通过展览选择一些画家长期合作。

 

 

霍   蓉:这次展览应该是比较学术的展览吧?

张崇明:是的,是一次学术的交流展览,是几个城市青年当代艺术大“PATIN”或大“PK”。

 

 

  蓉:这次的作品,从题材上、表现手法上,思想上都是多元的,,但我看了作品发现,地域的艺术家表现的不一定是地域的作品,比如云南和成都的作品有些相似,能谈谈您的看法吗?

张崇明:地域性是不知不觉在其中的。这和他们的地域有关系,地域性是抹不掉的。比如:云南的很多画家画红土地、他们从小生活在这个地方已经习惯了这些东西,完全西化是做不到的。

 

 

    :作为资深的艺术家,您怎么看云南的青年艺术家创作?蔡老师提到跟风的现象,您呢?

张崇明:最大的问题是基础的功夫不扎实,要表达观念要有很好的绘画语言来说明,要有很好的艺术修养在表现观念,作品才能打动人,才能被认可,被接受。

 

 

    :您作为99起艺画廊的艺术总监,云南有很多艺术机构都在做当代艺术展,您如何看待当代艺术展的呢?

张崇明:我昨天还看了一个诺地卡的展览,我很钦佩云南的艺术家很执着,毛老师、唐老师他们是一步步走过来,他们的今天这和他们付出的劳动有关,现在有的青年艺术家作品心态很浮躁,想一炮而红,艺术是不能急功近利的,是需要一个过程的。

 

 

    蓉:本次展览起名叫红河起义的原因是?

张崇明:这个展览在红河州办,而我们的公司叫云南起义文化传播有限公司。上次展览“第一接触”,此次展览“红河起艺”,宗旨是为当代艺术起“推动作用”。

 

 

    蓉:您是怎样看待学术立场、艺术市场、经纪人、策展人、艺术批评之间的关系?

张崇明:这是我们现在做起来做的累的话题。我就从画廊的角度来看问题。我们要做学术性很高的展览,又要寻找市场突破很难,雅俗共赏的作品可能作品会走的很快,我们不想降低我们艺术空间的的立场,这是我们的艰难所在,要保持一定的学术性,又要和市场结合起来,现在的金融危机,我们是在艰难的时期做一件艰难的事情。

 

 

    蓉:您如何看待云南的艺术气氛?

张崇明:我觉得很好。比如云南有很多的画家村落,很多艺术家在搞创作。唯一不同的是和外面的交流少一些。

 

 

    蓉:您怎么看西南的青年艺术家发展的呢?

张崇明:肯定会有很多优秀的艺术家产生。但这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蓉:张崇明老师,您为99起艺画廊选择那么多的青年艺术家的作品,您有什么要对他们说的么?

张崇明:要说的是,他们的路还很长。我很理解青年艺术家的状态,生存如何不容易。我一方面想为年轻艺术家做点事情,另一方面也要为我的老板(画廊)做事情。在差不多一年的时间里,我们办了几个展览,购买了一些作品,会一直弄下去,继续给年轻人一个好的平台。但我想对年轻艺术家说:路很长还需要努力。要沉下来,做出好的作品,观念和手段吸引人,新颖就是好的。

 

 

   蓉:我同样问过蔡老师的问题,您怎么看作品技法雷同,那么可能创作题材也雷同,当这些都是雷同的时候,您想到的东西我也想到,那怎么区分您的东西是您自己创作的,而不被别人误解您是在模仿或跟风?因为在这个展览中,艺术家的作品对艺术家来说是个性的,但对于整体来说,是却有共性。

张崇明:你说的是巧合。到他们的工作室一看就会知道,许多画家的作品很时尚,也很流行,会看到很多前人画过的,难找到完全属于他自己的东西。

 

 

 蓉:如果这个问题不是出现在先后的时期,而是不同的时期呢?

张崇明:艺术很少有这样的巧合吧,这只是一种盲目的跟风。

 

 

  蓉:应该是有的,就像毕加索的时代也有很多的艺术家都像他那样去创作,但是最后被后人记下来的就只有毕加索,就像主流只有一个,但是被记下的艺术家也许只有很少,甚至是一个。

张崇明:你说到的艺术家难找到新的思路。毛旭辉,张晓刚的成功不是模仿、也不可能雷同。就像张晓刚的绿墙系列把那个时代人的思想感情表现出来了,艺术界像金字塔,能站在塔尖上的艺术家,必定有他们独特的、别人无法替代的东西。

 

 

 蓉:您如何看待当代艺术作品图示化和模仿的问题?

张崇明:大家其实都比较反感。我们从学生时代就信守一个格言:不要模仿别人,也不要重复你自己。

 

 

 

 

 

时间:2010/1/1 4:56:00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