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艺术事业的发展关键还在于要真正去做去实行

 

 

采访人/霍蓉

时间:200996

地点:昆明99艺术空间

 

从学生到中年人,他们每天都有自己需要做的事情,从学习,工作,上班,加班,下班的过程中,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少之又少,他们没有办法去摆脱这样的生活方式。目前,有的美术馆、画廊展览运营方式和这样的生活成一条直线,即在他人工作的时候开展,在他人下班的时候闭馆,造成想看展览也看不了,面对如此普遍的现状,艺术投资人应该有自己独立的运作方式,让人们了解艺术作品。因为观看艺术展也是健康生活方式的一部分。

 

 

 

    蓉:李先生,您好,能不能谈一下您之前如何和艺术结下的缘分?

李志铭:早期是有幸与台湾画家李锡奇先生认识,并与蔡志荣、朱为白、顾重光、庄普等一行艺术家们成为朋友,由此算是与艺术结缘了。艺术家对艺术事业的献身精神和坚持不懈的思考、劳动让我深受启发,94年协助台湾艺术家在曼谷国家画廊举办了台北现代画展,慢慢地就涉足一些艺术的行业

 

 

    蓉:我了解到,您有很多的身份,也承担一些中台的交流活动,您觉得这样的交流对于您从事艺术有什么样的关系?以及在交流活动的过程中带给您一些什么样的启发?

李志铭:在长期担任昆明台商协会会长的时间里,承办一些中台交流活动是必然的,也是我希望能达到两岸交流目的的最好方式。两岸本一家,交流的目的在于经济文化的互助发展,艺术事业也是一样。中台的交流活动应该说给我的艺术之路提供了很多值得参考的意见,当然也提供了很多资源,这些都是很有用的。两岸文化既存在很多深刻的共通之处,也存在很多差异,共通的地方是我们交流的基础,差异之处又是我们交流的意义所在。

 

 

    蓉:那您做的第一个交流活动是在哪一年呢?

李志铭:94年我们从泰国办完展览以后,就邀请台湾的画家到昆明来和云南艺术学院做交流,张建中先生当时担任院长 ,这可能是云南最早的云南和台湾的艺术类的学术交流活动了。

 

 

  蓉:那您之后做了哪些艺术活动?

李志铭:中间有一段时间是空置的,或者说是参与为重,那时和张建中、姚中华、曾晓峰、刘楠等艺术家们有接触和认识。2005年的时候正逢台商十周年庆典,我就借此机会邀请了台北和昆明的艺术家们做交流展,让两岸文化能更加直接碰撞、交流,也圆了我的一个愿望。这次展览丰富了我艺术展览的经验,也算在不断学习摸索中吧。

 

 

  蓉:那这个展览之后就到09年,你们成立99艺术空间了么?

李志铭:应该说99艺术空间是我多年对艺术事业摸索的一个成果,我非常希望能以这个平台成为台湾艺术在大陆展示的窗口,同时也是中国当代艺术思想与台湾当代艺术观念交流互通之处,还有就是也希望能借此让更多的人关注艺术,让艺术能走入寻常百姓家。

 

 

  :您的活动都是以交流为主的,相互沟通的一个宗旨来展开的,从目前来看,您觉得自己达到了您的预期目标了么?达到了交流的目的了么?

李志铭:也不完全是这样,可以说交流只是我办这些活动的目的之一,能让更多的人关注艺术是们目的之二,能让优秀艺术家们走到台前是我们的目的之三。现在普遍还存在艺术只被小众群体接受和探索的现实,艺术市场机制更是不够完善,我们只能说希望通过艺术家、评论家等艺术行业人士的帮助,企业家、收藏家等艺术爱好者的支持,再加上我们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来达成这些目的。

 

 

    蓉:对于艺术品的喜爱除了来自周围艺术朋友的热爱,有没有你自己的一些原因呢?

李志铭:对艺术的爱好可以说源于我结识的艺术家朋友们,后来慢慢的接触和感悟,对艺术也有了更加深刻的一些认识,也更加喜欢。就个人来说,我认为艺术是一项非常有传承性的事业,我希望能通过这个行业来凝聚我的家人一同投入。艺术很特别,很多作品都凝聚了这个时代的思想和艺术家们的探索,我相信从事这门行业将成为我的家族事业的一个良好的转折和开端。

 

 

  蓉:那您觉得,现在您的家人喜欢上了艺术品吗?

李志铭:艺术是美的语言,我相信他们能感受得到,我只要多加引导就好。他们现在对艺术都有了更多的接触和了解,像我的儿子也经常关注艺术展览,也有一些自己的见解,我觉得这是个好开始。

 

 

  

    蓉:那您为什么选择在云南做艺术空间?目前对于全国来说,云南做艺术空间、艺术推广,不是最有优势的。

李志铭:第一个原因是我本身在云南做投资,这里的环境资源还比较熟悉。从办展览来的  经验,我也体会到云南对艺术的关注是不够的,这里不是艺术事业的首选地。但这些都是针对艺术市场来讲,如果单从艺术本身来讲,我觉得云南、西南地区的艺术在中国当代艺术中占很重要的位置,这里涌现了一大批具有前卫意识的艺术家们,并曾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领军,像张晓刚、叶永青、毛旭辉、唐志刚等优秀艺术家。所以可以说云南、西南地区有着非常优秀的当代艺术作品,它们的思想、理论都比较深刻独到。

 

 

 

    蓉:之前的99艺术空间是包括展厅、书吧、艺术家工作室的多功能的空间,现在99艺术空间进行了收缩,您是怎么想的?

李志铭:这点上我是有失落感的。我们在展览时发觉,人们对艺术展览的关注度不高,单凭一己之力是没有办法改变这种普遍现象的,因为这里面有太多经济文化发展因素,也可以说这是一种社会现状。但我们也没有说要放弃,只是总结经验,重新整理了发展规划,决定将现阶段的目标转到对年轻艺术家的支持和培养上。我相信扶持这些年轻的艺术新生力量,也是一种很好的选择。

 

 

    蓉:那现在99艺术空间就是转向收藏、培养青年艺术家为主了?

李志铭:对。

 

 

    蓉:那您培养的方式除了收藏年轻艺术家的作品外,还有哪些方式呢?

李志铭:收藏只是一种方式,还有合作、引导、支持。我们会帮助一些有潜力的艺术家,让他们有更多的平台可以展现自己的艺术才华和创作理念,也会在他们观念的更新和构建上提一些建议。

 

 

 

    蓉:那您这样的方式是否是可以看做带有一定的公益性?

李志铭:我觉得应该理解为一种社会责任,企业家应该更具社会责任意识。当国家经济发展如此迅猛的时候,文化事业发展却有些跟不上,如果文化事业发展不好,就满足不了人们精神领域的发展和丰富的需求,社会的意识形态也将不健康发展。如果能有更多的人投身艺术行业,更多的企业家来关注、支持这个行业,艺术文化事业将更丰富完善,企业家也可以从这个方面体现他的社会责任意识。

 

 

    :您所做的艺术展览中,在名称中都可以看到有当代、现代的概念,您如何看待当代艺术的?

李志铭:我对艺术品更多的是喜好,并没有从专业上来挑选细分。当代艺术是有其独特的魅力,我想这是因为当代艺术讲求原创性,这些作品观念性很强,很多优秀作品里饱含了艺术家对社会现实的关注和思考,这些作品都是有思想深意的,它们传达的思想与当代人的内心世界是契合共通的。但我们也不排斥传统艺术作品,传统作品里浸注更多的是我们中国人长久以来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语言,也是很有魅力的。

 

 

    蓉:那么,云南也有很多的艺术机构,您的99艺术空间在云南进行艺术推广、投资的优势在哪里?

李志铭:我从91年开始在昆明投资,诚信一直是我所坚持的。对艺术家我们真诚相待,对艺术市场我们持积极态度。比较下来的话我们比较注重艺术的交流性和国际性,希望能通过在国外办展、交流互动等方式,让艺术的多元性能更加繁荣,也让艺术创作观念得以更深刻的交融和发展。下一步,我们将注重到省外、台湾、国外办展,预计明年在上海设展点。

 

 

    蓉:那么,这次准备做的台北、昆明、成都、重庆四个城市的联展,艺术形式非常多元,您是以什么样的判断力来决定做这样的一个展览的呢?

李志铭:这次展览是个以年轻艺术家为主的联展。原来在筹划时,我们是这样考虑的,首先西南地区长久以来都是中国当代艺术重要产生地,涌现了很多非常有才华的创作者。台湾的艺术由于有历史地理原因,与西方艺术结缘发展较早,艺术创作也十分多元,现在让两种不同脉络发展的艺术对话交流,相信是深具意义的。选在红河州办展也有很多原因,让两种文化在一个商业气息较弱、人文气息较浓的地方合展,有助于在一定程度上深化交流的意义。同时也向台湾艺术家们展示下不同面貌的人文风景,对于内地艺术的理解也能有更加真实一些的理解和感受。

 

 

    蓉:这次的展览活动还是有类似像艺术旅行一样,通过旅行让艺术家有一些新的发现和在艺术创作上产生一些新的可能性吗?

李志铭:对,艺术创作是需要对世界有更多的理解和体会,这样的交流能让不同文化特质的艺术对话,也是观念上的一种冲击和补充。蒙自也有本土画家,也希望这次对他们能产生交流的意义。

 

 

    蓉:这样的交流展还是想尝试一种新的展示交流方式吗?

李志铭:也可以这样说,但是关键还在于要真正去做去实行,才能推动艺术事业的发展。创新对艺术家很重要,对从事艺术行业的人也很重要。

 

 

时间:2010/1/1 5:07:00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