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希雪《文化五千》宣传月活动之2]
鸣奏社会和谐发展的交响乐
---解密世界巨作《文化五千》
王晓波/文
我在欣赏著名英籍华人艺术家、 艺术理论家杨希雪先生的绘画作品时常常有欣赏音乐的感觉和联想。
在我看来,欣赏他的《文化五千》世界吉尼斯纪录长卷,就如同欣赏一场浩大的交响音乐会。《文化五千》华美的奏鸣和交响诗、交响组曲的共同协奏,构成了恢宏博大的气势,苑若被音乐化了的历史的节奏在不断起伏中推向高潮而又不断的传达出浓烈的现代主题。
《文化五千》中,具象的5339条多彩锦鲤游戈在抽象如幻彩的历史长河之中,画面多彩富丽而又纯净特别,如旋律明快的长歌。以结构严密紧凑,色彩浓烈丰富的宏篇巨制构成高潮迭起的宏伟气势,展现出如同“巴赫十二平均律曲集”
般引人入胜的的迷人效果。
《文化五千》世界吉尼斯长卷,如欢快而流动的音符,悠长委碗、五彩缤纷,赏心悦目!
难怪凡看过《文化五千》的人,都无不为之惊叹!
从 1998年11月6日《文化五千》诞生至今,观众在观赏《文化五千》时常常亦关注这幅巨作是怎样产生的?
下面,让我来对杨希雪先生这幅世界吉尼斯巨作《文化五千》进行相关解密。
一、《文化五千》这幅巨作表达了什么主题?
首先,这幅画以宏大的长卷形式来展示主题和内容。杨希雪先生于1998年以八个月时间,创作成《文化五千》世界长卷,被收入健力土世界纪录,在西方艺术界引起了轰动。
画卷全长201.5公尺,宽1.5公尺,重94公斤。整卷画纸没有接口,全棉质料,由圣.古巴纸厂制造(ST CUTHBERTS
MILL)并全数赞助,市值6000多英镑。还有500支高级水彩颜料,由DALER
ROWNEY公司赞助,市值达3000英镑。画中5339条锦鲤各代表一个年份,鱼儿自由自在地游动于抽象彩幻的历史长河中,藉以纪念人类5000年文明与文化的进程,尤其是中华文明文化五千多年的光珲辉历程。
基于人类文化,历史悠久而连续不断的史实,杨希雪先生考虑到整幅长卷不应有任何间断。长卷寓意整个人类文明发展中其形态里包容了自由自在、分分合合、合合分分的历史,有时组成一些集团式的东西,有时会互相跟随,有时会自由行动,甚至走回头路。这些都是整体中的一种真实现象。人类历史进程中变化太多,没有任何一种具象东西可以把它表达出来,故杨希雪先生又诉诸抽象素材,以抽象的花纹、抽象的色彩组成一个背景,让成群的锦鲤游弋于抽象幻采的历史长河之中。
鱼在悠闲自由的向前游动、不断向前,表示人类文明是不断向前走的。鱼水关系的融洽和谐,也表达了画家对祖国欣逢盛世的礼赞。这幅巨作的视觉冲击力被杨希雪先生巧妙的运用于他的“全方位观景理论体系”中,写实的鱼是主角,但这幅画的背景却是抽象的,
且连绵不断的抽象背景所衬托出的宏大气势是前人没有的。抽象的背景代表我们人类文明历史进程所发生的很多事情,且不能用一种抽象图像去代表,故所用不同的抽象纹饰、机理、浓淡……既象在水中又是独立的局部抽象作品,籍此来表达出浩洁历史长河里所孕育出的生命及文化生生不息。
正如他2009年11月15日在接受深圳电视台蒋宗成记者采访时说过:“鱼跟水,这是一种和谐协调的关系,鱼水关系就是我们中华文明的一种传统和价值观念,就象我们社会的和谐和家庭的和谐”。这即是杨希雪先生创作这幅宏篇巨制的主题。
《文化五千》一经问世,即向世人呈现以下8大特点:
1、五千多条锦鲤、七彩缤纷、游逸于那美丽而抽象的历史长河中,如浇水般无间无新,遇观众于似幻非幻,似真非真的萝幻境界中。
2、可以全方观景,全无固定焦点。你的眼睛盯到那里那里就是焦点,通过相机去观察亦然,所得到的照片亦如是。
3、无特定的宾主格局,亦主亦宾,宾主互换,亦无所谓平衡,无从属关系,绝对自由在。所有不同感受,完全取决于观者本身的位置,观景角度与距离。
4、画面可以任意延长或扩大,如果还有更长或更大的画纸的话;同时亦可任意分割或无限分割,直至一条鱼皆成一完整而独立的画作,甚至没有鱼的地方,亦可成为抽象画呢。
5、全张画以及其分割后的每一张画,皆属全方观景画。垂直透视,任意角度透视皆具生命力而不受损。即是说,艺术生命不受分割而死亡。
6、具象的鱼、抽象的背景,相辅相成,达至抽象与具象统一的境界。
7、宏观的整体与微观的局部都有不死的观赏价值和不死的艺术生命,达至微观与宏观统一的境界。
8、抽象背景花纹的制作手法,是一全新的水彩画技法(即晶体溶解排斥法系统),可谓杨希雪先生独家技法。
二、为什么说《文化五千》延续并深化了全方观景理论?
对杨希雪先生以展现和谐观念的世界吉尼斯巨作《文化五千》进行艺术赏析, 应先从他的全方观景理论说起。
创有全方位观景理论及独特的纸团染印综合技法体系的杨希雪艺术作品,作品的主要特点是寓抽象与具象、微观与宏观于一体。画面具有可分割性;宾主角色的可变性;时空大小在感受上的不局限性;且不同的观景角度都有不同的新鲜感受。
早在1988年,杨希雪先生就以他的“全方位观景理论体系”和“全方位观景绘画”在英国开创了一片全新的天地,并走向世界艺坛,荣获国际金奖、世界水彩画长卷吉尼斯世界纪录、英国女皇MBE大英帝国服务勋章、中华情世界纪录书法长卷特别奖等殊荣。从而引起了艺术界和收藏界的重视,画作被英国女王、白金汉宫、英国工会大厦、中国驻英大使馆及世界很多城市的博物馆、艺术馆收藏。特别是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收藏他的全方位观景绘画高达12幅。在全方观景理论指导下,1998年以八个月时间,创作成了这幅《文化五千》世界长卷。
我在2009年12月8月发表在《艺术国际》的文章《艺术的主观表达与哲学思考》一文,曾较详细的解读过杨希雪先生“全方位观景理论体系”。
全方观景理论体系的还可分为两个主要阶段即“成熟”和“深化”阶段。为使读者更明白的区分杨希雪先生的艺术理论及其实践的这两个阶段,我使用了“层面转换”这个词来解读。也就是说我在他的九个“统一观”中抽选出“抽象与具象统一”中“抽象”、“具象”两个“层面转换”来加以区分。
其在“成熟阶段”的作品,意指从1972年1月至1997年6月期间以微观山水(亦称抽象山水)为载体。此阶段的表达以他的九个“统一观”中视觉层面,观众
(读画者)首先感觉的是“抽象”,此为第一视觉层面,尔后进而感觉到的是“具象”,此为第二视觉层面。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只就整体感觉而言,不包括局部观赏等其它视觉转换。看他的微观山水(亦称抽象山水)作品都会如此。
“深化阶段”即我称之为的第二个阶段,则在1997年6月之后至现在。就是他创作《绵鲤图》之始,他的第一幅《锦鲤图》是在1997年7月1日之前,为纪念香港回归祖国在他画的9米长卷中画了1997条锦鲤。完成之后他便决定在世界上做从来没有做过的事情:画一幅世界最长的水彩画。在进入前朝准备工作后于的1998年3月开始动笔画出了世界长卷《文化五千》。在《文化五千》里,观众
(读画者)首先感觉的“具象”,尔后第二视觉是“抽象”。正如与微观山水(亦称抽象山水)相互换。具象的鱼和抽象的背景(水)构成视觉反差但又自然融合成整体而引人入胜,其中除了杨希雪先生的特殊技法以外 其“全方位观景理论体系”的魅力得到深化和进一步彰显。
正如前大英博物馆中国馆长龙安妮博士(9)在1998年11月21日杨希雪先生的世界长卷《文化五千》首次展览会上所评论:“从杨希雪的画风发展来说,这幅《文化五千》很重要。他以前专注于抽象山水创作。试图以不同的构图和质感做到全方位观景,达到宏观与微观的统一效果。他把同一套理论运用在这幅长卷上,不同以前山水画的面积细小,而这幅长卷却用了二百多米篇幅来连续不断的构图,这是他创作中的重要发展。这幅长卷和以前的抽象山水作品理论体系是一致的且有着连贯的发展,这很有意思!”
在杨希雪世界纪录长卷《文化五千》首展开幕式上龙安妮博士再次强调了杨希雪先生“全方位观景理论体系”的重要意义:“杨希雪这个成功的世界长卷,在理论上跟他过去发展出来的抽象山水是同样的、一脉相承的,尽管从图像的外表上看有多么大的差异。理念是一致的,都是垂直透视,全方观景,可分可割都能成为独立的画作,十分重要”。
三、《文化五千》运用了杨希雪先生的什么独创技法?
《文化五千》说其为全方观景理论下的巨作,即该画可竖可立、可颠可倒、可横可反横而置。
《文化五千》说其为在杨希雪先生的独创水彩综合技法中亮相,则此画充分运用了杨希雪先生独创的水彩综合技法---亦即水彩晶体溶解排斥法技巧。
水彩综合技法---亦即水彩晶体溶解排斥法,由杨希雪先生独创于1992年间。早在1997年7月1日前他画了1997条锦鲤的全长10米的长卷《锦鲤图》,籍以纪念香港回归祖国。从那时起,就成功运用了他的水彩综合技法---亦即水彩晶体溶解排斥法。
《文化五千》世界纪录水彩画长卷,杨希雪先生运用自创的晶体溶解排斥法系统,运用多款特殊毛笔。有中国兰竹笔、叶根笔、十管大排笔、还有大勒、冷尾公司供应的尼纶扁笔。水彩颜料有大勒、尼纶公司赞助的500支高级水彩颜料之外,还自备的温沙--纽顿牌水彩,两者功能有异,正好派上用场,发挥更丰富的用途。
杨希雪先生在策划这件巨作时就给他自己定下了很高的要求:
(1).画卷由头到尾不能有断层,色彩之周边、花纹之周边,要绝对的微观含接,用以象征历史上所有大大小小事件,包括人事、物事、家事、国事、天下事,千丝万缕之间,牵牵连连,难分难解,没有任何一件历史事件是割裂和孤立的。任何具象符号都不足以表达。
(2).任何一件历史事件都是不同样的,因而多变的花纹才不易于重复再现。
(3). 鱼的大小、色彩、鳞片、动向、单独的、组合的、走回头的、分分合合,合合分分,都是文明历史进程的状态。
既然有那么多的要求,无论如何都要通过一种特殊的技法去实现。而晶体溶解排斥法正好派上用场。
各种可溶性晶体化学材料并且通过杨希雪先生的各种操作手法,使不同的晶体在溶解过程中所产生的渗透压力,将色彩排走。在你挤我压的角力过程中,就产生很多美丽的花纹。致于操作细节,杨希雪先生还告诉我,待以后写成书之后再公诸于世。
四、《文化五千》的诞生过程及其创作状态
杨希雪先生分别以红、橙、蓝色画成了最后的三条锦鲤,活现于那抽象的历史长河中,色彩显得格外鲜艳夺目。
在一轮祝贺声中,作者放下了画笔,正式宣告艺术长卷大功告成。
“Ok! Ok! Specially”
“Congratulation congratulation!”
“Liked too, liked too!”
“Represent the foreground bright!Very good! Very good”。
“好! 好! 特别地好”!
“祝贺! 祝贺”!
“很喜欢, 很喜欢”!
“表现前景光明亮! 非常好! 非常好”
在一片祝贺和赞扬声中,各大电视、报纸媒体记者们表示:这几条鱼特别鲜艳,非常有意思:“代表前景光明嘛!很好!
很好”。他们在闪闪银光下见证了这一世界巨型水彩画的诞生。
世界最长的水彩画卷《文化五千》,于1998年11月6日在英国东海岸格林士比市的杨希雪先生的家庭车库中创作完成。当日,多个电视报章的记者及好友目睹了长卷最后部份的完成。
为什么杨希雪先生选取锦鲤为表现载体呢?
长卷早已定名为《文化五千》,杨希雪先生曾说:“中华民族五千年文化是一个了不起的大数目,也是独一无二的大数目。人类文明与文化五千年,也就是中华文化五千年,使我们感到自豪”。
锦鲤在中华文化进程中,享有重要的地位,人们视之为吉祥幸运之物,它能避凶纳吉。“锦绣里程”、“前程万里”、“年年有余”(鱼)“鱼水和谐”、“如鱼得水”,中国文化的很多成语中,鱼水观念体现了一种社会处世、处事,家庭和谐、社会和谐的价值取向。
在二百米水彩画纸上,画上五千多条锦鲤,游动于抽象的历史长河中。以每一条鱼作为一年,以鱼的各种动态组合,象征人类生活的各种方式,各种社会结构,又显得自由自在。其生命力与适应力之强、与坚毅的中华民族个性相符。这就是表达主体选取锦鲤的原因。
杨希雪先生于1997年香港回归时,创作了十米水彩长卷,画上1997条锦鲤,题上“一九九七、香港回归,锦绣里程,明天更好”,以兹庆祝香港回到祖国的怀抱。此《锦鲤》展出于伦敦。之后,杨希雪先生余兴不但未减,他所积累到的经验,已行之有效的艺术理论和独特的水彩技法,都在激发起他旺盛的创作野心,决心创下历史记录,以考验他自己艺术生命的最大极限。因而《文化五千》计划的筹备工作,就很快排上了日程。
《文化五千》原预计一年时间创作完成。杨希雪对这个计划一直充满信心,甚至赞助公司对他的能力,一点也没有怀疑。材料送到门来,大家都还未见过面,全凭组织者S+A艺术中心负责人的联络。当时,
似乎也有点冒险。可能他们也相信手头上的大量图片和杨希雪画集的评介文章,就此一口气支持了这个计划。而大英博物馆中国馆长龙安妮博士和东方艺术杂志社编辑沙知、李慈惠,一直都参与鼓励、支持这项伟大计划的起动,
都给了杨希雪先生无穷的动力。
《文化五千》要画在单一而无接驳的大卷水彩画纸,实际全长201米、阔1.5米,厚每平方米三百克,净重九四公斤,全锦质制造,品牌属于桑达士滑铁福型号,市值六千多英磅,由圣、古巴纸厂制造和全数赞助。而所用的五百多支水彩高级颜料,亦价值不菲,还有主要的画笔,则由大勒、冷尼公司赞助。他们不仅提供了材料,而且还投下信心的一票,使杨希雪光生《文化五千》计划的进行,增加了不少动力和勇气。
创作空间是杨希雪先生家的双车位的车库,平时用作储物室和洗衣机房。杨希雪先生自已动手做一张大画台,长2.5米,宽1.5米。一边台板是可以调高成低角度的倾斜。另一边的台板下方,装有水卷,必要时让水流走到车库外面。台上面天花架下,装上两支日白光菅。台的两端正中位置摆放由铁工厂赞助的两个纸卷座,大卷纸就放在其上。画好了的部份就卷在另一卷轴上,两轴之间隔着2.5米画台。每次祗能画2米。
由于《文化五千》水彩画,面积大、困难很大、水份难以控制。杨希雪先生在创作中常常遇到克服不了的困难,外界亦实为杨希雪担忧,而杨希雪先生都作了充分的评估。数十年的艺术实践以及他开发出来的新理论与新技法,成为《文化五千》创作信心的坚实基础。
五、《文化五千》首次公开展览盛况
《文化五千》长卷首次公开展览于格林士比市,引起英国及全世界关注。即在《文化五千》1998年11月6日完成后的第16天在英国首次公开展出。
1998年11月20日、21日、22日,格林士比市鱼业拍卖大堂作《文化五千》首次展。那是林肯郡能够找到的唯一展示空间,全长206米,刚好够用。市政府、扶轮会,鱼业协会及另外四十多个大公司,积极组织和赞助,提供布展、照明设备、现代化的保安设备及保安等人力等。大家却希望能让当地群众一睹世界巨作的风彩。
“历史的新一页,终于出现了,那就是格林士比鱼业市场上正式揭幕的世界最长了水彩画的展览”,这是格林士比晚报当天新闻的开场白。
预展的晚上,出席嘉宾数百人,其中有格林士比国会议员柯士甸.米切尔先生,奇里托士,国会议员苏娜,麦爱沙女士,中国驻英大使馆文化参赞丁伟先生一行四人,及市长等,而作为世界博物馆之首的大英博物馆的中国艺术馆馆长龙安妮博士由伦敦远道而来,并发表了重要讲话,对杨希雪的艺术成就作出了高度的评价。
两位议员的讲话都高度赞扬杨希雪艺术贡献,为当地增添了荣誉而感到骄傲,
“格林士比市的名字将随着杨希雪先生的艺术而扬名世界”。中国驻英大使馆文化参赞丁伟先生在讲话中对杨希雪先生给予高度赞扬。
在三天寒冷天气中的展览期间,观众竟比预期的多,多种传媒竞相报道。
格林士比市亦因《文化五千》成为传媒关注的焦点。
杨希雪先生数十年的努力没有白费。就在首次公开展出后,《文化五千》立即引起了吉尼斯世界组组的垂注。1999年4月12日星期五,这一天杨希雪先生的《文化五千》正式被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记录肯定为世界上最长画卷。
当天接过吉尼斯世界记录大全所颁发的证书后,杨希雪先生为他自己在艺术上付出的辛劳而深感自豪。各大传媒再次争相报道,喜讯再次传遍世界。
六、《文化五千》获媒体争相报道, 爱国华侨倍受祖国关怀
杨希雪先生是出生于广东省信宜县的英籍华人,
他集油画、水彩画、中国传统水墨画、现代水墨画(独创纸团印染法)(2)、艺术理论于一身的世界当代著名艺术家、艺术理论家。同时,亦是中国传统诗、书、画名人。写诗、吟对、书法、绘画己成为他人生的最大乐事。他现任英国诗书画学会会长、法国巴黎文学社名誉社长、香港艺术协会名誉会长、英国汉柏城华人会名誉会长、英国中文教育基金会名誉顾问、广东肇庆学院客座教授,国内外多所艺术院校的名誉教授及艺术顾问。曾任英国东方美术家协会会长、中日韩新书画家联谊会名誉会长、当代中外艺术家联谊会副会长、肇庆西江大学名誉教授、广州美术学院客座教授、福建泉州华侨大学容座教授、梅州市嘉应教育学院客座教授、广州艺师艺术顾问。
早在1988年,杨希雪先生就以他的“全方位观景理论体系”和“全方位观景绘画”在英国开创了一片全新的天地,并走向世界艺坛。从而引起了艺术界和收藏界的重视,画作被英国女王、白金汉宫、英国工会大厦、中国驻英大使馆及世界很多城市的博物馆、艺术馆收藏。特别是英国伦敦大英博物馆收藏他的全方位观景绘画高达12幅。杨希雪先生的绘画探索来自于通过辛勤的实践与理论建构,出版了英文版《抽象艺术变革》(英国1998)和中文版《中国山水艺术论文集》(中国1992)(3)。这不仅使他成为了享誉世界的艺术家,还成就了他又是一位具独持的、开创性的艺术理论家。
杨希雪先生是一位知名的爱国华侨。有祖国的关怀和支持,是杨希雪先生的创作动力。一直以来他都得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驻英国大使馆的支持,原任总领事孙大立博士出席并主持过杨希雪画展开幕礼。原任大使、现任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所长马振岗先生无论在英国、还是在北京都在支持杨希雪先生的中华文化交流活动。现任大使馆林旭参赞、大使馆文化参赞丁伟先生、以及大使馆其它同仁都关心和支持着他。
由于杨希雪先生对世界艺术作出的成绩和巨大贡献,
2002年获当时访英的中国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先生单独约见,交换艺术心得,获高度赞扬。还欢迎到政协作艺术交流及拍照留念。
2005年11月9日在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英时受到胡主席的接见与合影。2006年6月14日受到中国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先生的接见。2008年6月14日荣获英女王授予MBE大英帝国服务勋章和查尔斯王子的亲切接见,以表彰其历来对中国艺术和小区所作的贡献。2009年1月在中国国务院总理访欧期间受到了温总理的接见。
2008年6月14日获英国布朗首相题名,由英女皇批准,指明杨希雪成功研究抽象艺术变革和成功创作了《文化五千》世界纪录长卷的巨大成就,以及他对中国艺术发展的贡献,向他颁授了MBE大英帝国服务勋章,并在英国皇宫举行了隆重的授勋典礼,给予杨希雪先生崇高的荣誉。
亦鉴于杨希雪先生对世界艺术作出的成绩和巨大贡献,自《文化五千》世界纪录长卷问世以来,获中国新华社在内的世界各国媒体争相报道。
杨希雪先生己被国际和中国各大媒体宣传有:
中国新华社、联合通讯社、美联社、英国电视台、欧洲中文无线电视台新闻及专题、英国广播公司(BBC)属下的电视台早餐节目时间,中午、北望台,儿童节目台、伦敦地区台。英天空国际电视纲络,美国CNN国际电视纲络(十六次),英国新闻协会,苏格兰标贴传播,约克电视台新闻及专题,欧洲凤凰中文电视等。还有英国广播公司属下各大无线电台,有BBC二、BBC四、远东英文台、远东华语台、欧洲台、利兹台、伦敦台、林肯台、堪巴西台、英国中文、台湾电视传讯。著名国际大报有独立报、卫报、每日邮报、泰午士报、星岛日报、星岛周报、文汇报、伦敦抄诗报、广东西江报、美洲桥报、格林士比晚报、林肯报、士干托报、劳斯报、国际艺术家月刊,英国艺术报、约克艺术月刊、英国东方艺术杂志。
此外,还有香港翡翠电视台、凤凰电视台国际频道、广东电视台、深圳电视台、广东肇庆电视台及专题、新华社全国各省市频道、中国文化、广东文化、世界华人报、香港当代艺术报、广州美术研究、广州日报、深圳特区报、香港文汇报、东莞日报,珠海日报、艺术国际、香港艺术评论、美术同盟、百度百科、当代艺术、新浪、雅昌、搜狐、国际在线、国新闻视线、博宝艺术、收藏网、北美新浪、中国经济、腾讯、大洋新闻等600百多家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的报道。
七、《文化五千》展剑桥
《文化五千》剑桥展,是应剑桥市政府(即《 Culture 5,000 》 Cambridge the mayor invites
the exhibition(《文化五千》剑桥市长邀请展)和剑桥华人小区中心的邀请并赞助(保险和保安),
于2002年秋在剑桥中心图书馆展出。通过《文化五千》长卷的展出,加上七天的作画交流,杨希雪先生大力宣扬中华文化,展示中西艺术融合的成果,并为小区慈善活动筹款。
由于场地限制,长卷画只能展出近20米,场面盛况不如格林士比,但观众热情有过之而无不及。剑桥市女市长爱维琳.诺威斯 Euelyn
Knowles、中国大使馆官员和很多侨界领袖都出席了开幕礼。剑桥大学多位院长、教授和很多学生都来参观。
展出当天法轮功份子也来趁热闹,在来宾中派发传单,在门前静座,因我的展览是世界性的,不应受到任何干挠,后被杨希雪先生劝离,画展得以顺利开幕。
杨希雪先生在展览中每天向来宾和公众现场示范作画,观众对他在艺术表达过程中的快速、准确、自由挥洒而叹为观止,现场里不时响起阵掌声。由于杨希雪先生作画速度,观众都过去以日计的原有印象,突然转换到以分秒计的现实,令众人眼前一亮,不可思议。不绝的掌声过后,很多人还特意久留下来,以便多看几幅不同样的示范。在开幕当天,剑桥市女市长一直站着看完了多幅示范作品还依依不舍,赞口不绝。观众在交谈和评论中,都认为奇迹是中西艺术综合互补的结果。
自《文化五千》长卷首次公开展览于格林士比市后,2002年秋《文化五千》展出于剑桥,此后,由于画卷全长201.5公尺,宽1.5公尺,重94公斤这样的鸿篇巨制,在选择展览场地方面很受影响,加上国际保险与国际运输等多种因素,《文化五千》在两次公开展出后,再也没有展出过。
八、《文化五千》的期许
和风细雨洗红尘,十亿神州一本经。
人本和谐担大任,八荣八耻净心灵。
衣丰食足知荣辱,自省当需一镜明。
此是中华朝气盛,柳暗花明又一新。
这是作为爱国华侨的杨希雪先生于2006年8月18日作《胡锦涛主席--构建和谐社会》诗词。如同他的《文化五千》一样,寄盼祖国朝气逢勃,气象更新!
在英国40年的时间里,杨希雪对祖国痴情不移。他说:“我身在英国,但祖国的发展脉搏一直在牵动着我的神经和情绪,我为她的曲折忧伤,为她的进步和富强吟唱。”
杨希雪先生作为英国诗书画学会的会长,作为一个爱国的侨界文化团体,永远都抱着赤子之心,以发扬和推广中华文化为己任,成绩显著,亦有目共睹。综观《文化五千》世界吉尼斯长卷,五千多条锦鲤灵气活现、几可乱真,且姿势和形态无一相同,处处谱写出和谐的乐章。
众所周知,画巨幅长卷,无论在材料准备、消耗时间、技法熟达、心理存受上都是一种巨大的投资和考验。中国绘画史上有极具气魄的大型作品廖廖可数,如被视为国宝的《清明上河图》、清朝郎世宁的《百骏图》等都是以长卷的形式留存下来。那可以无限伸延的扩展空间,对绘画者提供了更多的自由、也令画的本身平添了不少的气势与内容。而在近代,如《文化五千》这类的大型创作已经很少能看到。杨希雪先生《文化五千》不仅极具气魄,而且在气势上超越了前人,长达200多米至今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至今天尚无破此吉尼斯世界记录者。《文化五千》不仅表达主题鲜明,而且从文化内含上颇有深度。长卷中5000多条姿态各异、形态不一、五彩缤纷的锦鲤,具有不可忽略的象征意义。
杨希雪先生多次、无数次的这样向记者来宾观众这样说:“这五千条锦鲤代表中国五千年历史文化,历史是连续而无间断的,所以这幅锦鲤图亦是以长卷连绵不断的方式绘成。我之所以用锦鲤作题材是因为他的生命力适应力都非常强。与坚韧的中华民族个性相符。而且鱼与水的融合,代表了和谐,这种精神正好扩展到家庭、民族和社会上”。
自《文化五千》长卷首次公开展览于格林士比市后,2002年秋《文化五千》曾展出于剑桥,由于画卷全长201.5公尺,宽1.5公尺,重94公斤这样的鸿篇巨制,在选择展览场地方面很受影响,加上国际保险与国际运输等多种因素,《文化五千》在两次公开展出名,再也没有展出过。
如今年届74岁的杨希雪先生,依然精力十足,活力充沛。他在2009年11月21日“文化回归”巡回展览及交流活动在香港结束之际,分手的当天他对学生说:“古稀之年,往往还有未完成的心愿----那就是文化回归的愿望是能回到首都北京。当初创作《文化五千》所期许的心愿就是社会和谐观念,所反映的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鱼水观念带出一个治理家庭和社会的理想法宝,如今正在祖国大地付诸实现。如果《文化五千》能回到祖国北京,将是海外华人华侨之光,我三生有幸焉!”
杨希雪先生对世界和平,对祖国的期望都寄托在他创作的《文化五千》中。
王晓波 2010年1月18日完稿于深圳南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