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家徐同喜
徐同喜,中国自然全息绘画先行者,中国全息山水奠基人,奇石文化传播者,嵩山国画石鉴藏家。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中原地区负责人,中部五省美术研究员。
他以一个画家的视角来进行另一种形式的创造,在材料的更新上选择了具有审美特质的巨石,来完善自己的绘画语言,丰富了中国画的精神内涵和审美外延。作为本土文化传承人,他从传承和承传的角度拓展了艺术的边界,为中国艺术增添了珍贵的新品种。
同喜——惊喜的发现
翻看同喜1999作品集,有一句留言同样深深地打动了我:“母亲总是希望儿女成才,成为对民族有用的人。”这句话在今天看来是寓言也是预言,印证了他这十年走过的路。
1977年出生的艺术家是不幸的,伴随着一个时代神话的破灭和理想主义的终结。同时,他又是幸运的,赶上了改革开放大幕的开启,成长于这个伟大的变革时代,用双眼记录下这段历史,并以此为基点,具有了恢宏的心胸和视野,成为新时期具有鲜明个性的成长型艺术家。也是从他的第一次个人作品展中发现:他无疑是多才多艺的,国画、书法、油画、粉画、淡彩、根艺都在进行综合性的尝试,并初具规模。
让大家记住他的,无疑是河南石佛艺术公社一周年纪念展。在石佛清真寺对面的两层小红楼上,他的作品有了一次集中展示。真是无所不为,创作精力的旺盛让很多职业艺术工作者都望尘莫及。另外,他作画向来不拘一格,有一种自由豪放的气魄。造型能力具有“复印机”美誉的他,此时有了自由挥写的变异能力,成为新时期、新中原崛起的一代。
同年6月,河南博物院《童话·童画》展,让我们认识了另一个同喜。弟子3000真是件幸福的事业。作为本土文化的传承人,他在内外双修。与此同时,由他创建的佰色艺术空间与众不同的造型,成为当代艺术重镇石佛艺术公社的标志性工作室。这一年的11月,河南本土文化的代表:17位先锋艺术家率先走出中原,到纽约这个当代艺术中心去集中展示,作为其中的一员,让我们有了惊喜的发现;同喜完成了谁持彩墨当空舞的追问,并从平面走向装置,立体展示了他的画外功。他以刀代笔,创造出一个预意深远、书画同源的艺术空间。他的创作由此走向多元。
古今中外皆被他吸纳而善于利用。代表作品《无言系列》暗合“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预意,又具有“彩墨当空”的大气和空灵。随后的《墨涛汹涌系列》是激流也是险境。让他每一步都在冒险,但每一笔都有惊喜的发现。到此时,他完成了废画三千的锤炼和没完没了的纠缠,快刀砍出了一条血路。
今日的同喜是中原本土文化传承的负责人,国家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重点课题的教研员,喜文化传播者,正通过艺术教育的途径传播具有深意的影响。“以人为本,与美同行”的理念正在孩子、家庭、社区、社会中深入地展开。其实,真正的艺术工作者都是性情中人,他们的情感欲望、冒险意识和创造精神都是异于常人的,在强度、广度和深度的体验上都是一般人无法比拟和难以理解的。
近期,他的作品涉及影像、装置、和行为艺术。特别是大奖状和大奖杯系列面向公众后,为他带来不少争议。这其中还包括“占”当代艺术运动“大生产两头忙”系列和“爱美爱中国” 行为艺术工程。但我深信:无人否认他超乎寻常的想象力以及把这种想象力变成现实的行动力。这些也与他一贯秉承的敢为人先、行胜于言的理念一脉相承。暴力美学、表现主义、抽象绘画这是同喜艺术发展的全程体系,在今天正在成为现实。
在经历求真、向善、致美、和谐的递进之后,时间和空间的并存构成了新时期当代艺术的新形态。而石佛国际艺术公社这片土地无疑是他的实验场。相信巨匠自有天启,大美终将无言,东方写意的精神是他的起点,也是他的目标。他正在蜕变,希翼他能成为新东方文化艺术大革命的旗手,正像他自己的文章《后生企望雄飞》中所说的一样。
[1]
徐同喜艺术简介
1977年 生于河南平舆
1999年 举办第一次个人作品展 在河南省艺术节获绘画奖
2000年 两度在中国文学艺术家联合会举办的画展中获国画奖
2001年 素描 油画有三幅入选《中国当代写生画集》
2002年 加入西雨绘画艺术中心 创建本土文化工作室
2004年 参加河南省博物院水墨画邀请展
2005年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教育结业
2006年 在河南石佛艺术公社建立西院工作室
2007年 《龙腾盛世》参加香港回归十周年水墨画邀请展
创建佰色艺术空间,《无言》入选中国当代艺术文献
参加纽约当代艺术展,纽约456画廊
2008年 《大奖状》获郑州首届双年展优秀作品奖
举办石佛青年艺术家联展,策划《再现传统》爱心大使十人展。
参加《东方驿站》纽约当代艺术展 纽约SOHO艺术区
《点燃爱心赈灾艺术展》 十方艺术馆
参加亚洲艺术节《爱美爱中国》行为艺术工程
组织《百日维新展》 参加《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大展》 二七艺术馆
2009年 组织同喜同喜分享的艺术活动 策划喜从天降艺术项目
策划《化危为机》教师作品展 组织《儿童时代》童画展
河南日报专题报道:在石佛,艺术如庄稼一样自然生长
参加《全国教育科学十五规划——都市里的童年》汇报展 广东美术馆
2010年 参加《手拉手向前走》艺术活动 参加哥本哈根行动横跨豫晋陕三省
出版《徐同喜全息山水画选》 《我为国宝添传奇》
创建三喜堂美术馆 参加“风骨自发艺术节”
参于用爱心捐助一座孤老院行动
2011年 创建蓝鼎教育中心 春秋艺苑私人工作室 创作图腾百家姓系列
2012年 组织新核心小组 出版《三喜堂随笔》 开创自然全息山水艺术 坊、参加石佛中秋 长街艺术大会
后现代之后
随着年龄的增长,才发现时间过得真快,作为一名艺术工作者,近些年总被一些艺术思潮所困惑。出生于1977年的我,是伴随改革开放的大潮成长起来的,不敢说具备恢宏的心胸与视野,但始终与美同行。时至今日,我正是而立之身,我的艺术经过了学院派的洗礼,古典主义的临变,现代主义的冲击和后现代主义的解构……
我们不禁要问,后现代之后,艺术应该是什么样子?随着时空的轮回,新世纪已经到了第七个年头,我们一直试图弄明白当下的艺术发展趋势:当代艺术如日中天,伴随双年展的发展而发展,在近几年又有坐大的气象。艺术的自由本质决定了我们不甘寂寞,不断超越,借用当代的立场界定我们的艺术形态。
正像有人用“70年代后,80年代后……”来界定我们这一拨又一拨的艺术青年,难道新世纪这几年要用“00年代后”来界定?带着这个疑问,我们反思过去的艺术模式,发现荒谬作为后现代反传统艺术的基本范畴:就是主张艺术创作的无原则、无边界、无中心、无语言、无标准、无文本、甚至达到无固定作者的程度。这样的局面正好有利于双年展的操作性发挥,策展人的灵活性把握、批判家胡言乱语。同样也使艺术家摆脱了理性思考和创作模式,与美的法则保持距离。产生了许许多多连作者本人也回答不了的艺术问题和样式。让观者误入后现代主义的泥沼,引发争议和更多公众的关注。当代艺术冠以什么主义为妙,确实让我们三思而不得其解,正如标题后现代之后会是什么样,我们身处其中,正在转型期裂变。
看看周围的同龄人,也是在自然性与异常性,个别性与普遍性,悲剧性与日常性,荒谬性与逻辑性之间徘徊,不满足现状,不满足物质欲望,不满足日常生活,不满足使我们无所适从,又不安于现在,只有寄希望于未来。当一切过去后,才发现生活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好,也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坏。同时比我们更小的一代则热衷于超越现实和虚拟世界的向往与追求。当我们从心里称号他们小孩时,是否又反证我们所谓的成熟。
记得爱人开我玩笑说:“你以为艺术家怎么样,不是也得吃饭、睡觉、一日三饱……”是的,艺术只是社会思潮的晴雨表,是时代变迁和发展的当时状态。是创新思维的创意产业链条。是文化产品占据社会主导地位后的文化认同方式,是自然形成艺术社区。就像上世纪的艺术崇尚个人独创性一样。本世纪当代艺术正在呈现走向公共性的组织建设。就像企业文化中的团队精神一样。艺术群落通过自己的发展而自然分工成专业艺术机构或团体。他们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创新理念,趋向和谐。营造属于他们的艺术发展空间。
在今天,资讯发达,新兴行业逐渐崛起,当代艺术伴随经济社会的发展新生,作为文化艺术产业与社会经济结构之间构成了一种新的关系。制造和生产相关的艺术产品,通过市场而衍生出一种新的生活方式。促进了艺术家专业化、职业化的倾向。而艺术家新的生存、生活方式成为一种现象。创造着今日的文化,形成明天的传统。如果可以选择,我深信更多的人们会选择像艺术家一样生活……
[3]
我为国宝添传奇
到今天为止,我打算《同喜全息山水画选》不准备请人作序,我要自言自语。因为我画的全息山水显然与传统山水画有一墙之隔。同时我认为,我可能更了解石头、石头画、石头山水画……她的源和流、来与往,以及每一个画面的选择,我都是从行胜于言中做到了青出于蓝。从发现石头、选择石头、搬运石头、抢占石头、裁切石头、打磨石头到加工石头……这其间可以说耗尽我的心血、汗水和泪水。时至今日,我时常会在石头山水画前久坐,她依然会让我怦然心动和热血沸腾,我对着石头研究画山水的方法,重新认识 “与其师人,不如师诸造化”的道理,相信以大自然为师,能够画的更为传神。正如我的绘画作品标题:“嵩山偶遇国画石,只认苍天是吾师”。
全息山水画的诞生有前因也有后果,这其中经历的辛酸和痛苦、磨难和煎熬是常人无法理解的,这一切构成了一个个动态的影像储存在我的脑海中,形成了一个活态的山水画卷。这其中的是是非非,有时真的一言难尽……当然收获的喜悦也曾让我彻夜难眠,这样的过程我相信没有第二人选。山水画是我学习美术的第一口奶,如今伴随我的创作也有十几个年头,几年前当我于大雄山写生途中发现嵩山奇石那一刻起,我认为这是泄露的天机,她才是中国山水画的真相。
古往今来的先贤同道们为了革故鼎新,围绕名山大川以大观小,来进行写生、归纳和创作……为后人留下一幅幅道法自然的宏观世界。我对着嵩山国画石仔细端祥,那以小见大的纹路,其实是一个微观的宇宙。同样折射出中国山水画创新的思路,她是大自然创始之初的原始形态,她是大自然的微缩景观,她是中国山水画创作的崭新通道……那无言的大美,让我心生欢喜,我明白了中国山水画创新的奥秘,那是一种心照不宣的力量,暗示着巨匠自有天启的道理……
在勾、皴、擦、点、染之间,历代山水画家都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在当代中国,谁能试写传奇?应该还是一个未知数。针对中国山水画创作,我有着自己的理解和认知,坚持多年的实验水墨经历,使我对水墨向外扩张和渗透的过程甚为着迷,那是中国文化活态的审美结构,具有大美的内涵。实际上,在创作中的似与不似,是水和墨斗争的过程,是一种抽出本质形象的过程,是一种意境升华的过程。所以说真正的大美应该是浑然天成。
五彩国画石是嵩山奇石中的极品,也是我的至爱。近几年,我一直想把传统五彩运用到全息山水画的创作中,也一直试图用赤、黄、青、白、黑五色来更新画面,以期利用色彩的微妙变化达到水墨渗化的效果,使之同样具有气韵生动的审美境界。今天我做到了,她成了中国山水画在新时期诞生的新品种。与此同时,我更新了绘画的工具和材料,实现了最初的创想和阶段性的目标。常言道:“美石为玉,奇石为宝”,而中国山水画是我心目中一座座神圣的山峰和大美的坐标,中国历代山水画名作是国家的珍藏,是真正的国宝。今天,我要努力,我要出奇制胜,我要为国宝增添新的传奇……
[4]
国画巨石的意义
嵩山有:“万山之祖,万水之源,天地之中,五岳独尊”的美誉。它有着5.43亿年历史的地质遗产,这里风景秀丽,名胜古迹众多,嵩山文化底蕴十分浓厚。尤其嵩山的石头,石质独特,被古代帝王称之为:“祥瑞之石,灵性之石,智慧之石。”
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徐庄乡西部,大雄山东麓的国画石经当代艺术家徐同喜先生和何家门村何氏三兄弟长期的观测勘查,建厂锯裁,打磨抛光,一批美妙绝纶的奇石珍宝国画石已悄然问世。
本土文化传承一般都由从自发到自觉的过程,有其特定的地理环境、乡土人文和艺术特色,在石佛纽约当代艺术展上,我第一次亲临其境,看到了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意象,作品反映了作者对客观世界的主观表达,呈现了彩墨当空的意境。今天重新来看,我又有了惊喜的发现,在三喜堂艺术空间,数幅作品一字排开,艺术家运用现代科技手段探索和尝试了新的艺术表达,把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艺术语境,推到了更具当代意义的境地。
中国画的审美建立在重意轻形的基础上,在绘画观念上由形似到神遇,由自习到抒情的写意过程,构成了中国书画合二为一的发展线索。纵观同喜的作品,我发现了其创作不受形象的约束,接近中国画重写意的精神追求。装置的构成让观者驻足其间,去感受、去思考、去判断、去评论……,要想学做诗,功夫在诗外。中国画到了一定时期,会不自觉地去呈现诗、书、画、印的有机结合,这要求作者:“出新意于法度之中,寄妙理于豪放之外。”中国画是线的艺术,同喜在呈现画外功时,对线进行了综合的尝试,发现了中国文化不可逾越的底线,那就是书法艺术。由此,自小喜欢书法的他找到了突破的途径。在石佛国际艺术大会上,一“占”成名,书法由平面走向立体,在时态空间中具有了独立性,艺术家通过笔墨的变化和交融,传递出当代中国画在主动寻找出路,使之同样达到了书画同源、触及自然的文化深层。
作者认为中国艺术的发展应当借鉴书法艺术的韵律、气势和风神,赋于绘画以千变万化、神秘莫测、激情挥写的行动特质,使之升华到诗意的境界和大美的内涵。相信这些也是所有艺术家的梦想和追求。近期,他以一个画家的视角来进行另一种形式的创造,在材料的更新上选择了具有审美特质的巨石,来完善自己的绘画语言,丰富了中国画的精神内涵和审美外延。作为本土文化传承人,他从传承和承传的角度拓展了艺术的边界,为中国艺术增添了珍贵的新品种。
[5]
吕保林、徐同喜艺术展发布会在联合国举办
2013年4月9日,联合国网合集团特举办吕保林、徐同喜两位画家的“自然全息国画艺术展”新闻发布会,让中国国画艺术走向世界并在联合国舞台大放异彩。新闻发布会特别邀请了央视双语主持人董涛担任嘉宾主持人。也邀请了纽约知名的华人艺术家和表演家献上了一场节目精彩纷呈、古香古色的盛宴。节目包括太极拳、古筝演奏,唐诗朗诵、中国传统歌曲演唱、舞蹈、京剧等。
纽约州众议员金佩锡先生、出席了联合国新闻发布会并发表了贺词。东方文化馆纽约分馆馆长任彦芳先生出席了,莅临大会的还有联合国副秘书长办公室的工作人员、来自缅甸的联合国官员。社会团体70多位嘉宾,最后联合国网合集团总裁林启樵先生和与会者一起欣赏并探讨了吕保林、徐同喜两位画家的自然全息国画作品,未来发展慈善经济的“自然全息国画艺术展”长远计划,将部分的5%收入直接捐献到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部。希望通过我们中西文化的交流对接,实现中国梦,美国梦,世界梦。一起努力为联合国千年计划做出更多的贡献。
[6]
新闻通稿——答记者问
吕保林、徐同喜画家弘扬慈善经济“自然全息国画艺术展”
备注(以下内容为访谈录,吕保林简称吕,徐同喜简称徐)
记者:吕老师、徐老师今天我们就这次展览的名称来告诉大家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展览?为什么冠以“慈善经济” 的名称?
吕:“慈善经济”是基于联合国的“千年计划”,网合集团林启樵总裁提出的理念,做为中国艺术家为响应这次善举而尽到我们的一份力量。
徐:首先我们要打破传统单纯的救助方式,让善意放大,让慈善再生,让艺术和慈善同行。
记者:中国画大家都明白,那么自然全息国画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呢?
吕:首先我要说的“自然全息国画艺术”绝非故弄玄虚或丢弃传统,而是在传统的基础上做到让人与自然、艺术与自然、书画与自然吻合升华。自然全息国画艺术的创作首先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欣赏自然、拥抱自然。只有这样人类才能受益于自然。这也便是我和徐同喜先生一起创作自然全息国画的愿望和梦想,传承和宣扬天地自然大美的心路历程。
徐:“自然全息”在我的心里是:每一个局部都包含整体的全部信息。我是从自然纹理中发现“全息”秘密的。这也暗示了巨匠自有天启的道理,同时也传达了“天地有大美而不言”的信息。
吕:这就需要我们对大自然有所感悟,就像南朝谢赫所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一样。
记者:为什么这么重要的展览会选择你们二位呢?
吕:因为只有我们能让艺术与慈善同行。
记者:这里面有什么机缘巧合吗?
徐:我认为任何事情都有其偶然性和它的必然性,所以说我们的艺术与慈善同行是必然的!
记者:呵呵……你们真的很睿智呀!
记者:好,现在我们谈谈作品吧,可以分别介绍。
吕:这个说来话长,先让同喜和你聊聊。
徐:我们这次主要带来了与自然全息国画密切相关的“国画石”,这也是我们创作的源泉,我本人来呈现的是自然全息山水系列。
吕:首先,自然全息国画作品的关键和亮点在于它的自然而然和浑然天成。它的要素是:宇宙变化、阴阳相生、万物生息。所以说它是人类文明和文化符号的体现。所谓自然全息也是创作者从天地大美发现自然造化之本源,用艺术的手法和哲学思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
徐:你可以看到作品中自然体现各种生灵、生物、植物甚至文字、文化(比如:古老的甲骨文)与山水之间的自然融合,而不是一味以点、线、面等传统手法所描绘的程式化的山水画面。这里的全息就是要将天地自然孕育几亿年破石呈现之大美。依然用中国画特有的表现形式和特殊技法,我们以石为师,道法自然,替天行道。以自然造化而秀山河、创大美。
记者:你们这次活动期间有什么样的安排吗?
吕:当然有了,我们主要还是围绕“慈善经济”这个主题展开一系列的活动,比如:中西文化交流、艺术品捐赠和自然全息慈善基金的建立等等。
记者:展览结束后你们有什么样的新规划吗?
吕:说到规划,我们和联合国网合集团的林总裁有着共同的愿望,就是把“慈善经济”和“自然全息国画艺术”发扬光大、持续发展,这是我们的共识。
徐:我们将建立自然全息国画艺术博物馆,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更新我们的创作方法,利用多媒体技术全方位立体呈现自然全息国画艺术创作过程,形成影视、影像和影片,并在条件成熟时创建自然全息艺术流派。
记者:你们的作品会以什么样的形式进入市场,价格有什么样的期待吗?
吕:毫无疑问,因为慈善高调介入,至于价位还是自然而然吧。
徐:价格并不是最重要的,重要的是有意义才会更有价值。
记者:听完二位老师的话,让我很激动,也很震撼,对你们从事的事业心存感激。
吕:说到感激,我们要感激的首先是天地造化和对自然全息国画艺术大力支持和关心的朋友们。
徐:所以说我们要感谢这个时代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让我们一起来完成这个伟大的历程吧!
记者:谢谢二位老师!
徐同喜行为艺术_喜从天降
西方有句谚语“没有艺术的工作是野蛮的”,而现在的郑州,不仅工作,就连商家的促销宣传也越来越艺术了。
昨天,郑州健康路某户外用品店就邀请自由艺术家徐同喜在攀岩墙前,进行了一场名为“喜从天降”的行为艺术。
行为艺术在很多人眼里有些晦涩难懂,“其实很简单。艺术来源于生活,生活中我们都是艺术家,行为艺术只是把生活提炼了。”徐同喜这样对围观的市民解释。
“用行为艺术来做宣传,步子走得确实有点大。甭管看懂看不懂,反正人能吸引不少。”市民田先生最终也没明白为什么帐篷能代表世界,帐篷上的图案咋就代表了对环境的忧虑...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