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一個時期會如本世紀一樣面臨很棘手的問題 ─
生態危機。十九世紀工業革命開啟那刻即埋下環境變異的地雷,尤其當全球化經濟逐漸改變世界文化、藝術、消費、科技等傳統模式之後,更加速破壞生態環境的健
全機制,導致全球暖化(溫室效應)升高人類生存危機。或許這是全球化經濟發展的必然過程與後遺症,但無克制貪婪的本性所引爆危機也是人類不可推卸的責任。
尤其這一兩年地球異常現象日異彰顯,從中國四川大地震、馬爾地夫歷年來的最大海嘯,海地大地震、青海地震…等至全球氣候愈詭異,頻傳的天災敲醒人類生存危
機的警鐘。當災害越危及至自身身家安全之際,此課題將不會僅僅是新聞傳媒的資訊或茶餘飯後的閒聊而已,而是全球人類攸關生存的大事件。縱然各國已漸體會它
的嚴重性,並紛紛採取因應措施,但詭譎的是,生態風險的全球化現象又往往須借助高科技的環境工程技術始獲解決。因此科技發展的步履不會停歇,而是持續邁
進。如此周而復始循環後,生態與科技關係將日益棘手,而我們所處的環境也日趨嚴苛。
因
而當我們熱切討論全球化藝術新形態與如何突顯地域特質之際,生態危機不應被摒除於藝術創作範疇外,相反的,它更應是創作來源、元素之一。尤其網路資訊改變
觀看模式後,當代人的生活經驗幾乎來自觀看的媒體影像、網路世界,雖然因此造就年輕世代創作者另類的藝術氛圍;刻意放大生活裡無足輕重的感受,體悟細微而
勿容言詮的感受,並仿電影視覺取景手法、剪輯截裁的畫面或詭魅的影像空間等,都再現當下平凡生活的新鮮況味,然而就藝術創作與時代價值而言卻缺乏恢宏氣勢
和劃時代的胸襟。因為當作品的陳述遺落了大環境、大時代的氛圍而陷入自我封閉呢喃時,將無法掌握時代大動脈,藝術生命的展現與感動也隨之受限。因而,將視
野從自我身體經驗轉移至大環境的生態暖化問題是深化藝術生命的重點之一。今日當我們面對持續攀升的全球暖化數據,已無情揭露全球正面臨一個空前嚴峻的挑
戰。不僅政治、經濟、環保人士該關注,文化藝術工作者無法置身度外,因為,沒有一個人、一個國家族群可以獨立應付溫室效應,拯救受污染的海洋。
現當代生態危機
當我們瀏覽30年間驚悚的暖化數據,與對照近年的天災、地震、火山異常爆發等現象不謀而合。1996年聯合國氣候變化政府間專家委員會(IPCC)評估報告指出,二氧化碳濃度已從工業革命前的280 ppm增加至1994年的358 ppm ,2100年全球平均氣溫已比1990年時提高2 ℃,海平面也上升50公分。種種無法更變的數據暗喻著未來的世界危機不是人類之間的侵略戰爭,而是自然反撲與人類的生存戰。2009年重創台灣山區的莫拉克颱風即是最佳例證,瞬間挾帶的驚人雨量所釀的重大災難,已直接披露台灣環境正劇烈惡化中。再翻閱呈現的事實更令人驚恐,2006年的溫室氣體排放量是1990年時的二點四倍,台灣的溫室氣體排放成長速率是世界之冠。而暖化速度尤為嚴重,過去一百年來年均溫增加了1.3度,是全球平均的兩倍,尤其過去15年來,全球二氧化碳總排放量成長約16%,台灣卻高達134%,每人平均年排放量超過12萬噸,是全球平均值的三倍!
台
灣出現一再攀升的暖化數據並不令人驚訝,因為早自全球化階段的環境變異中已見端倪,在新的國際分工體系下,原來的產業結構為維持穩定成長,致使地少人稠的
美麗西部沿岸、濕地低地及海埔新生地紛紛淪落工業用地的土地資源爭奪中,生態問題隨之浮現,並演繹成複雜的經濟、政治問題。近年來,以經濟開發為名的大財
團仍不斷進行大面積的環境威脅與破壞,舉目所見的垃圾污染、海岸濕地消失、山坡地濫墾等層出不窮,如:原為濕地的雲林麥寮六輕、黑面琵鷺棲息地彰濱工業
區、濱南工業區皆是為滿足工業發展而犧牲生態區的實例。台灣由得天獨厚的美麗而淪陷今日的千瘡百孔,其惡質環境自城市的空氣污染指數平均為歐美國家之六
倍,單位面積農地的農藥使用量幾乎高居世界之冠,與上述的二氧化碳排放數據等,皆是今日面臨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衝擊之際該做的抉擇。
生態與藝術
事實上,世界各地對全球環境惡化漸覺醒,並試圖從各方面、領域尋求解決,新世紀已悄然吹起一股『節能減碳愛地球』風潮。無論是交通工具所標榜結合柴油引擎和電動馬達的油電複合動力Hybrid,
或生活各層面的日用家電用品與住宅都積極與綠能概念相配合,如環保與節能訴求的廚房系統,強調低耗電且易攜帶的烹調器和生物機器人冰箱、導入沸泡石技術的
烘碗機,與具資源回收的環保概念廚房等理念設計,諸多深具環保意識與美學創意已一一被設計或開發,甚至相繼被落實,共同為地球努力開創文明卻乾淨的永續生
活。
環保議題熱潮也延燒至建築領域,2010年
上海世博會中來自世界的各展館無不將焦點聚集在環保節能上。日本館『與自然共生』的理念充分延展至館內外的設計,看似銀白潔淨的蒼穹大屋頂卻暗藏玄機,在
水泡般的弧頂內裝設的是具太陽能續電功能的超薄膜狀機關,能有效調節館內的空調、溫度和濕度,以達到真正節能減碳效果。而在這股新世紀環保熱潮裡,不僅力
求達到環保意念,還將美學概念融入環境與現實生活的食衣住行中。從上述的生活日用品設計與建築中不僅要求節能功用,同時也追求視覺的美,這種對審美要求的
藝術眼光正是廿一世紀不同於上世紀的單向環境保護行動,它企圖在實用與藝術之間尋找平衡點,於是,上海世博中一座座兼具節能功用與藝術創作的建築,如:英
國館、日本館、西班牙館,與預測未來人類生活機能的德國館等等。而近日陸續於世界各地完成的先進綠能大樓,更是新時代的象徵,一棟棟標榜著高科技的環保大
樓無疑也是一件件劃時代的偉大藝術品。
當
代環保公共建築中的英國倫敦保險大樓,可視為此股節能建築美學的指標。特殊如黃瓜造型具獨特的氣流和防曬設計,以降低大樓對空調的依賴,並且配合著外牆雙
層低反光玻璃更減輕陽光熱能對室內氣溫的影響,於是,一座富當代性的大樓便矗立在世人眼前,這樣一棟前衛建築其蘊含的意義是:建築藝術與特殊器材選用所展
露的新世紀思潮。此特質也一再出現於新建造的建築,2009年完工啟用的邁阿密Cor Tower,簡潔建築外觀像似一件偉大的公共藝術,外表佈滿眾多孔洞的25層
大樓兼具風力發電與太陽能等環保功用。而德國新建完成的郵政總部亦是將環保建材架構於藝術理念上,全體結構以鋼骨架構和玻璃隔間完成,倚賴玻璃的透光性減
低電力的使用以達到低碳環保的實質意義,而因造型構築於美學基礎上成就了藝術的意涵。另件矗立於柏林的中央火車站亦是尖端卻環保的建築藝術品,材質結合780組的太陽能模子、鋼骨建材與由地面延展至頂端的採光透明玻璃,生冷堅硬裡卻流洩著自然的溫暖。西班牙巴塞隆納也建造多件另人驚豔的建築藝術,最受矚目的是水利大樓,此大樓除了流線的彈頭造型吸引目光外,其建築功能亦立基於智慧型的環保概念上。
這一棟棟集結高科技、尖端環保建材與美學理念所建構的當代建築,不僅突圍環境的限制,更將高科技建材和節能減碳融入藝術範疇中,因而所呈現的視覺美感自然為當下藝術在生態上撐起了一個新的典範標竿。
對人類未來生存的憂慮不單顯露在生活環境的革新、改良,它也成為電影藝術的重要題材。2009年上映的美國導演喬治麥克隆的『阿凡達』(Avetar ),片中對人類貪婪的反省與大自然神奇力量的描述等,已點出電影娛樂結合嶄新炫麗的科技卻以諷刺的手法表達對生態議題的關切與重視。利用三D尖
端科技與動畫和演員天衣無縫的密合技術闡述著人類的貪婪導致地球毀滅,更企圖喚醒人類對原始生態的尊重,與瞭解生態環境對人類的重要意義。無論其呈現手法
是吊詭或豐富想像,或尖端精緻的電影技巧,其所帶動的熱潮與後續影響足以證明,環保議題、節能減碳的確已是新世代的新課題,而人們也開始對身處環境的深
思,與對暖化議題的關注。
其實,環境重視的思潮在七0年代即已受注意,藝術界也以創作回應,如1960年中英美兩國即相繼出現不使用人工材料的藝術,而於大自然裡創作與自然相融的作品,藉以呼應思考地球環境與環保運動。因而史密遜 (Robert Smithson ) 於1970年的《漩渦狀防波堤》作品即以石、鹽和岩取代工業的混凝土而塑砌成藝術品的防波堤,1983年克里斯多 ( Christo ) 以粉紅布將邁阿密十一個小島包圍而成為大自然舞台上宏偉的美麗作品等,大異於傳統的創作形式,藝術家藉大自然主題發揮,處處見識到藝術家關懷自然環境的心念。昔
日這些與環境有關的藝術統稱『環境藝術』,類型則涵蓋廣義的公共藝術、景觀設計藝術、空間設計,狹義的則指地景藝術、大地藝術、環保藝術、生態藝術。然
而,當全球化的生態愈趨嚴重,政經背景日益變異、高科技環伺的新世紀裡,單一的環境藝術似乎已不敷使用且已過期,我們需要的是真正解決、減輕環境污染的藝
術與實際行動,如當世紀的綠能家電設計生活、綠能交通運輸、打造自然減碳的居家空間,以及節能的建築大樓等,皆已標誌著新世紀的多元性與跨領域意涵,這也
正是新世紀藝術思潮該有的認知。
相較於90年代的環境藝術與當代的新科技建築,2010年的『Hello!我們的地球』藝術策展即是在新世紀藝術上展現的新思維。此件大型藝術結合企業界與藝術界…..等不同範疇以彰顯未來藝術將橫跨眾多領域,並將所關心的議題植入藝術,且透過行為、手法、展演過程引領藝術家走出畫室與企業界、政界等攜手合作的藝術案例。
作品策展建構於『節能減碳』的生態暖化基點上,策展人蔡志榮藉用企業家捐贈的Bentley名車,將原為污染源的消費品轉化為藝術創作議題,以兩階段方式完成藝術作品的深層內蘊為原則,故形式、手段、材質、元素與創作者的國籍皆無設限。
首先,被拆解引擎後的車由法國藝術家Hubert le Gall以裝置藝術形態植入一株大樹,隱寓藝術與自然共生共存的生命哲學。爾後邀請各國在台使節提供簽名文句,將原文轉印在車身玻璃上,以啟發式的表現形態企圖讓民眾從生活減碳的實踐宣示裡重申對地球與自然的重視與維護。緊接著是第二階段的『拆解創作再現』期創作工程;將拆解的引擎、零件100件分由全球百位名人、藝術家及具有影響力的人士參與創作,無論個人背景的差異性或國籍之別,以對環境的認知創作具個人獨特藝術語彙的作品為目的。完成所有創作後則簽名回收並公開舉行拍賣,拍賣所得扣除必要製作費用後全數將以拯救地球為基金。
將公共自然環保議題轉化成藝術探討事件,由創作角度觸入人類環境,並藉對污染源現成物的解構隱射對環境破壞的宣示,物件經由拆解、分類、編碼後,轉運到所邀請藝術家及影響力名人展開創作。爾後再經藝術手段結構創造成作品,藝
術家將個人創作元素與特質融於作品中,期限內將完成的創作運回,而每段製作過程將定期透過媒體與網路播送,傳送播放過程中觀賞者也藉由間接參與了整件藝術
品的創作。整體藝術事件因藝術工作者與具有影響人士的參與突顯環保生態為迫切的社會事件,而達到社會關注、群眾認同之效果。如此的藝術行為已非藝術家單向
思緒反芻、沉澱後的試煉成果,是多元的實踐中接連成全球生態網絡的藝術創作,透過紀錄、傳媒的感染力穿透社會、延展至世界角落。
縱觀上述,無論由建築藝術、電影藝術或創作皆以新手法與群體社會互動、感動、解決的方式達到藝術介入社會的目的,而這些作品憾動人之處在於,其跨越繪畫形式的局限,並連結視覺歷史與藝術心理學和周圍環境結合,因其迄及人類全體迫切的生存課題並提出解決方案,使藝術充分反應當代歷史時代意義,尤其當全球陷入生態環境危機之際,具體以作品或創作行為表達社會現象已是必然趨勢之一。
今日藝術氛圍已非質疑是為藝術、為社會而藝術,抑或為個人、群體而藝術,而是須深入探究如何將藝術植入現實生活中,並進而介入人類生存的生命課題。所
以,一位藝術家對藝術的深入了解與研究,和對周遭環境的敏銳度是找到現當下藝術型態的重要線索,創作唯有誕生於整體環境氛圍中始能凝聚不同空間場域帶動的
異文化刺激感,於是,藉由與政經社會相關的事件、或徹底解決低碳污染的建築物件或藝術行動,甚而連結生活與習俗、歷史串聯本土與國際的跨國藝術等等廣度手
法,或許如此能為受限地理、背景所苦的島國注入新創作元素。
尤其我們身處的當代科技環境是前所未有的經驗,已無法從昔日吸取學習經驗,且在這個全球地球村基點上,它應更具體反射當下人類危機狀況,並以藝術語言轉化
為作品,當生命議題透過藝術手段呈現時,其承載的意涵已遠遠超越藝術的表達,藉由與人切身問題上創作,作品的感動力與藝術的時代性才能具體彰顯,也才能適
用這個變動的時代。故無論何種藝術形式已無法單一表現多元而複雜的面向,因為薄弱形態的展現不能在絢麗的科技世界裡突圍,於是結合各領域、媒材和重視環境
場域的關係,故而無論公共藝術、地景藝術、大地藝術、環保藝術都已無足以承擔新世紀嚴肅而沉重的人類生存問題之際,藝術家藉由與政經社會相關的事件、或徹
底解決低碳污染的建築物件或藝術行動,甚而連結生活與習俗、歷史串聯本土與國際的跨國藝術等等,藝術創作因涵蓋的廣度將更突顯作品的恢宏氣勢,或許如此能為受限地理、背景所苦的島國注入新創作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