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集分类
Collected Works Category
最新评论 Latest comments
略谈中式家具沿革及明式家具常见木料用材
由席坐而转为高足具上的垂足坐是中国家具发展史中的一次重大变革,虽然只是家具的增高,但是社会生活中引起的变化却很大,比如观念,比如生活习俗乃至礼俗种种。家具增高带来的重大影响之一便是坐姿的改变;由跪坐而易为垂足坐,佛教被人接受,踞坐却很难通行。宋文帝时郑道子与沙门书,论踞食的简慢,以其不合中土礼俗也,由此引起一番很是激烈的辩论。甚至可以说是牵一发而动全身。
中国古建筑以框架结构体系为主,且以此贯彻始终。在框架结构中,任何作为空间分隔的构造和设施都不与房屋的结构发生力学上的关系,因而在材料的选择,形式和构造方面都有完全的自由。这点在李允鉌的《华夏意匠》中有详细的表述。
先秦时代的室内布置便是在这样的基本条件下完成。汉承先秦,基本原则没有很大的改变,只是使坐席时代的家具不断完备与成熟。比如几案之类。魏晋南北朝时代,随着佛教东传而为席坐时代稳定成熟的家具形制带来了若干变革的因素,而此前已经出现的而来自西域的胡床,更成家具变化中一个特别有生命力的生长点。《梁书》卷五六《侯景传》所谓“床上常设胡床及筌蹄,著靴垂脚坐”,是常被引用的一条史料,此中只要,一在“著靴”,著靴则传统之跪坐难行也。唐代时低型家具与高型家具并行,也是跪坐、盘腿坐与垂足坐并行的时代。五代与宋相衔,成为低型家具向高型家具转变的接近完善的过渡期。唐代笼统概念的床,在宋代逐渐完成了分化和定型:一部分成为名称与用途都大致明确的榻;而下为壶门者,则增加高度,从原有功能之一中独立出来,演变成大型书案。两宋一个重要的改变是垂足坐的通行,它并且进入一向保守的礼制系统。而元代相较于宋的文雅、清秀,更多的继承了辽金家具的部分风格,喜用曲线造型,罗锅枨的成熟与广泛应用以及展腿式桌与霸王枨的出现。这几点在山西洪洞广胜寺壁画和刘贯道《消夏图》中都有所反映。明代是家具设计的辉煌时期,出现了诸如《鲁班经》、《髹饰录》、《遵生八笺》、《三才图绘》等有关于木作的书籍,文震亨《长物志》卷一卷六也分别提出不同建筑空间配置不同家具和种类的区别。清代家具在结构和造型设计上基本继承了明式家具的传统,体谅显得更加庞大厚重,滥用雕镂、镶嵌、彩绘、剔犀、堆漆的手法,不厌其烦的装饰,忽略效果,破坏了家具的整体美感且背离了家具设计简练实用的原则。
明代家具用材,可分细木、柴木两大类。紫檀、花梨、鸂鶒木、铁力木、红木、乌木、楠木等均属细木,除楠木外又称硬木。榆木、榉木、杉木等都属柴木。
黄花梨 其实黄花梨这个称谓偏晚,一般古书上都记成“花榈”或者“花梨木”,后来因为草花梨之类的代替品出现,才改为“黄花梨”。质坚而不过重,色彩鲜艳,鬃眼细密,纹理清晰。且具香味。其常说的“鬼脸儿”其实是,树上的枝杈,在主干上形成的疖痕,这个疖痕就叫“鬼脸儿”。明代曹昭称其“可爱的鬼面”。
紫檀 使用紫擅制作器物,由来己久,东汉未年就见记载。直到清代早期,宫廷制作家具,使用的多是明代的库存。清代认为紫檀是名贵木材之首,但是清中期以后,库存告罄,货源中断,紫檀紧缺。所以,清代中期以后的家具,就采用红木替代。而现在所用之紫檀也与老种不同了。主要产于越南、印度,我国两广地区亦产,但数量不多。木质极其致密,无痕疤。色呈犀牛角色,老者色紫,新者色红,有不规则蟹爪纹。木质坚重,鬃眼细密,年轮纹大多为纹丝状。老紫檀浸水不掉色,打上颜色一擦就掉,新紫檀浸水后掉色,打上颜色不掉。
红木 红木实际上时作为紫檀和黄花梨的代替物而出现,在乾隆晚期才开始被使用。红木的颜色与重量介于黄花梨和紫檀之间。南方人称其酸枝,因为刚开锯时气味发酸,时间搁置久后则颜色转为深沉。酸枝木在颜色及品质上的区分比较复杂,有黑酸枝、红酸枝,另外还有白枝和花枝。
鸡翅木 又作"鸂鶒木"、"杞梓木"。因其纹理酷似鸡翅面而得名。子为红豆,兼有"相思木"之名,亦直呼为"红豆木"。又因木质十分坚硬,破料时常打锯,工匠们叫它"砂石木"。产于我国广东及海南岛。斜锯木纹呈细花,老者肌理细腻,有紫褐色深浅相间的蟹爪形花纹,尤其是纵坯面,纹理变化无穷,自然形成各种山水、风景图案。制作家具时,尽可能把纹理整洁和色彩优美的部分做在表面,以增添天然艺术韵味。新者木粗糙,紫黑相同,纹理浑浊,僵直呆板。
铁力木 也称铁梨木、铁栗木。产于印度和我国的广东、广西。树木直立高大,直径丈余,质地坚硬、沉重,纹理细美,心材呈暗红色。它的色泽和花纹,与鸡翅木很相似,只是纹理粗些。以手抚之相较鸡翅要来得粗糙。
椐木 亦作"榉木"、"椇木"。木质坚固,木理秀美,色黄。产量多,江南民间普遍用做箱箧几案。其老龄而木材带赤色者,名为"血榉"。有大花纹,如山峦重叠,称为"宝塔纹"。有的榉木花纹酷似花梨木。椐木在明清的民间家具中,使用较多。椐木家具的式样和制作手法,多取明式,与花梨、紫檀家具的式样和制作手法相同。
乌木 纹细,质重,坚实如铁。老者纯黑色,光亮如漆,久不变色。《古今注》谓:"乌木出波斯",称"乌文木";《渚蕃志》称"乌楠木";《西洋朝贡典录》称"乌梨木"。《南越笔记》载:"乌木,琼州渚岛所产,土人折为箸,行用甚广。志称出海南,一名'角乌',色纯黑,甚脆。有曰'茶乌'者,自番舶来,质坚实,置水则沉。其他类乌木者甚多,皆可做几杖,置水不沉则非也。"可见乌木并非一种,并有沉水与不沉水之别。此木无大材,多作镶材,可利用其颜色变化制成特殊效果的家具。
楠木 色泽淡雅匀整,伸缩性小,易操作而耐久稳定。产自我国四川、云南、广西、湖北、湖南等地。《博物要览》载:"楠木有三种,一曰香楠,又名紫楠;二曰金丝楠;三曰水楠。南方者多香楠,木微紫而清香,纹美。金丝者出川涧中,木纹有金丝。楠木之至美者,向阳处或结成人物山水之纹。水河山色清而木质甚松,如水杨之类,惟可做桌凳之类。"传说水不能浸,蚁不能穴,南方人多用作棺木或牌匾。宫殿及重要建筑之栋梁必用楠木,器具除做几案桌椅之外,主要用做箱柜。
瘿木 瘿,"树瘤也、树根。"(《格古要论》)瘿木非指某一树种,而是指树根部位结瘤、或树干结瘤部位的木材。此处木材纹理特殊,效果奇异,历来受人喜爱。瘿木,实指木质纹理的特征。瘿木,也写作影木。产于辽东、山西、四川等地。不同树种的影木,呈不同花纹,如:
楠木瘿--木纹呈山水、人物、花木、鸟兽状。
桦木瘿--俗称桦树包,呈小而细的花纹,小巧多姿,奇丽可爱。
花梨瘿--木纹呈山水、人物、鸟兽状。
柏木瘿--呈粗而大的花纹。
榆木瘿--花纹又大又多。
枫木瘿--花纹盘曲,互为缠绕,奇特不凡。
瘿木一般用作台面心板。瘿木大材少见,仅见《博物要览》卷十载:"余昔于重庆余子安家得桌面,长一丈一尺,阔二尺七寸,厚一寸许,满面胡花,花中结小细葡萄纹及茎叶之状,名满架葡萄。"现所见的传世家具中,瘿木只作镶板使用。
发表时间 Released time:2011/6/6 13:54:00 浏览 Browse(1929) | 评论Comment(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