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主張之一:環境動力美學

 

 

「 環 境 - 動 力 」

當現代美術館、博物館正扮演著區分藝術分類、等級,隨即藝術替代空間也成為風尚,這種模式雖是對美術館的在野力量,但是實質內容則是將民眾熟悉的空間,美術館化、藝術家化。俗民、工業、生活、遺跡的異類空間也淪為另一種形式的美術館妝點,有時也使民眾對藝術愈加難以介入與理解。

當代文化研究者或所謂藝術家通常是傾向「為文化而文化」「為藝術而藝術」的美學內在轉變。而這是一塊穩定的區塊,往往是研究文化成品、藝術成品,非關文化、藝術本身,當藝術走向難以想像的未來時,愈是脫離了社會而轉向一種更個人化的表達性質。現代主義藝術中慣用的顯露技法、手法,已經被當代藝術遠遠拋在腦後,如地景藝術、環境藝術所強調群眾參與,在當代藝術已成雞肋,喪失了現代主義那種使命感的社會改造雄心壯志。然而藝術只是藝術時,失去的不只是觀眾,而是感動人心的「動力」能源。

文化藝術常被視為形塑社會、生活的活水源頭。這種藝術家與民眾參與在社會雕塑觀裡做了許多的努力,但是它與民眾互動上仍有相當的差距,民眾自主性的「動力」需要更多的凝聚及呈現。

 

「 議 題 營 造 」

要形成更緊密的藝術社會互動,思考的植入是核心概念,要植入何物?如何植入?都需要共同意識,並非是菁英式的單向植入,藝術家除了提供協助外,更需要加入公眾並融入公共空間場域。

要實踐在地文化的全球思考,與環境場域密不可分,尤其當代藝術應關注的重點不只在單一作品本身,也在整體環境氛圍的呈現,不同的空間場域,則又往往能為創作帶動不一樣的官能刺激。生態與社會密不可分,景緻則不能脫離人的觀點而形式化。看景緻不能只看到表象的『風景』,而需要從歷史、社會脈絡來宏觀。藝術家的社會參與,應在上層與民俗,歷史與記憶、本土與國際間搭起橋樑,達到互相瞭解而非一體化。它產生的樣貌是國際的、生活的、質感的、多元的。

因此,藝術家在創造的實現過程中,扮演「議題營造」者,藝術家在美學思考中感知到哪裡有叉路,而為群眾在各路口豎立標竿,並引入一套行動觀點,使群眾、藝術家間共同產生參與場域,透過意見、情緒、記憶、歷史的對話,營造出共通的美學經驗。

我們所行動的不是改造式的美學控制論述?而是以藝術介入人群、社區、社會,將藝術轉向由環境、人、觀念凝聚出的「動力美學」,這個動力是彼此間的關係與對話所產生且能不斷衍生繁殖。

时间:2010/2/27 2:32:00     [关闭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