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德华多·塞特纳
发布时间 Release time: 2009/10/25 3:40:00       来源 Source: 外滩画报

“孕育着阿根廷民族的潘帕斯草原,让我们有了不停迁徙的移居性质,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跨过那条有着奇妙光晕的地平线是我们的宿命。”爱德华多·塞特纳如是说。


  与印象中的画家,特别是阿根廷艺术家身上的那种狂放不羁完全不同,带着眼镜、穿着衬衫的爱德华多·塞特纳(EduardoCetner)看起来更像一个大学文学教授,举止优雅、话语柔和、眼神充满张力。作为阿根廷当代最有影响力的现实主义画家,塞特纳应阿根廷驻上海总领事馆及NESZONA54 艺术画廊之约,带着作品来到了上海,参加名为“我们并不孤独”的阿根廷当代艺术联展。

"); //-->


  本次艺术展共展示20位阿根廷当代艺术家以不同材质创作的原创作品,包括油画、丙烯画、摄影、素描、水墨画等,是一个创作自由、不受限制的当代艺术群展。其中,尤以爱德华多·塞特纳的现实主义油画作品最受关注。塞特纳1956年出生于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与其他阿根廷青年将梦想寄托于让人热血沸腾的足球和奔放不羁的探戈不同,从少年时代起,塞特纳便安静而执著地把自己的人生与绚烂的油彩相结合。

 


  地处中美洲的阿根廷作为前殖民地国家,绘画艺术也是种类庞杂,流派、技法让人眼花缭乱。年轻的塞特纳同样有过彷徨和迷惘—自己的道路究竟在何方?如何创造出独特的艺术风格?如何通过自己偏爱的浓厚色彩来表达对艺术和世界的看法和情感?为了寻找自己的艺术信仰,和许多前辈一样,他背上画布,一个人踏上了漫长的旅途。从孕育出委拉斯凯兹、戈雅、米罗的西班牙,到大师云集的法国巴黎,再到充满神秘的东方大陆,塞特纳时而随名师习画,时而专注于当地的文化、民风,用自己的脚步和油彩记录了旅程的乐趣,也终于找到了只属于自己的那支画笔。


  自1979年在阿根廷圣达菲国家沙龙艺术展中崭露头角之后,塞特纳的作品在接下来的30年中,多次出现在法国巴黎、西班牙马德里和阿根廷的重要艺术展上,有多幅作品被它们的国家级博物馆永久收藏。评论认为,塞特纳的作品“呈现出了阿根廷新一代艺术家的审美特征”。


  与一般现实主义油画家相比,塞特纳更执著于对现实和直觉之间的融合。在一组关于移民话题的作品中,他通过对历史记录照片的理解,在作品中重新建构了旧时代的人物、风景,用艺术的视角,为那段历史塑造了独一无二的现代舞台。


  作为一名现实主义流派的画家,塞特纳虽然精通各种绘画手法,但却没有让自己陷入苛求每个细节的“记录摄影”式泥沼。欣赏他的作品,不是看一幅纪实照片,而是阅读一篇情境曲折的小说。塞特纳的长处在于没有臃肿的叙述,而是给观者创造一片自由的意识世界。


  在海外学习绘画技巧后,塞特纳回到祖国,开始以故乡的话题为自己的画作增添血肉。而对美洲土地的了解,让塞特纳的调色板展现了丰富的经验和色彩。在上海展出的塞特纳作品,主角都是空间,或是荒野,或是海滩,又或是现代的飞机场,但其中有一些微小人物的存在。把渺小的人类置于一个未知的巨大空间中,景与人之间截然相反的空间维度,是此组画最能体现出来的精神。正如塞特纳自己所说:“孕育着阿根廷民族的潘帕斯草原,让我们有了不停迁徙的移居性质,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跨过那条有着奇妙光晕的地平线是我们的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