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剧元年
《妈妈咪呀!》中文版从7月8日开始,在北京、上海、广州、武汉、重庆、西安等地上演150多场;《爱上邓丽君》于2月14日开始世界巡回演出,至今已经在海内外20多个城市演出近百场,7月又在韩国获大邱国际音乐剧节最高奖;9月15日,投资逾2000万元的大型原创音乐剧《断桥》拉开全球巡演的序幕;孟京辉的音乐剧新作《初恋》12月6日至11日在北京保利剧院上演,票房突破百万;12月24日,音乐剧《杜拉拉升职记》登陆青岛;浙江歌舞剧院也在2011岁末演出季推出首部原创音乐剧《蓝眼睛 黑眼睛》……业内人士把2011年称为中国音乐剧“元年”。所谓“元年”是指中国音乐剧真正进入了产业化的启动阶段。
歌剧作品题材丰富
2011年中国原创歌剧在创作题材、表现形式、制作水准、上演数量上都上了一个台阶,走向繁荣。美籍华裔作曲家周龙创作的歌剧《白蛇传》4月捧回了第95届普利策音乐奖,这是华人作曲家首次获得该奖。原创歌剧的题材非常丰富,《永不消逝的电波》《辛亥风云》《中山逸仙》《宋庆龄》《孙中山与宋庆龄》《洒向人间都是爱》《红河谷》《钓鱼城》《钱学森》等纷纷亮相。更多地方院团也加入到了中国原创歌剧的创作中,8月21日亮相的山东版歌剧《赵氏孤儿》被寄予了“复兴山东歌剧”的厚望。11月6日至30日文化部举办的首届中国歌剧节、5月至8月举办的“总政歌剧团首届中国歌剧演出季”以及国家大剧院的歌剧节也大饱了观众的眼福。
马勒10部交响曲上演
在国际音乐界命名的“马勒纪念年”中,马勒作品在中国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国家大剧院启动了纪念马勒逝世百年的系列演出计划:149天,7支交响乐团,10位指挥家,10部马勒交响曲。除了国交、中芭、大剧院管弦乐团外,柏林爱乐、苏黎世市政厅乐团、捷克爱乐、亚洲爱乐让中国观众领略了最高水准的马勒音乐会。此外,第十四届北京国际音乐节也邀请了世界著名指挥家执棒,并邀集国内艺术水准最高的中国爱乐、上交、广交、国交、北交5支交响乐团为主力阵容共同完成纪念马勒的音乐盛宴。今年马勒作品的上演对于中国交响乐的实力是一次极好的检阅。
金钟奖覆盖港澳台
由中国文联、中国音协主办的中国音乐金钟奖是国家级艺术大奖,每两年举办一届。所有比赛奖项都积极招纳港澳台地区的优秀音乐人才,首次向港澳台地区全面开放使得第八届中国音乐金钟奖成为有史以来选手覆盖最广、参赛地区最多、品质最优良、反响最大的一届比赛。港澳台地区选手与大陆选手在中国音乐金钟奖这一全国最高规格、最具权威性的音乐赛场同台竞技,加深了彼此间同根同源的文化认同;港澳台地区的新鲜血液流入金钟奖,也有利于搭建大中华音乐交流平台。(中国艺术报 记者 裴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