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現代美觀點
『後現代』是針對『現代』的諸多現象的反動,也就是,當科技影響人們審美情感逐漸走入冷漠僵化的困境之際,原有的審美情調與藝術創作形式、精神必然會被推翻,而推陳出新的新藝術精神即是
─ 後現代主義( Postmodernism ) 。
『後現代主義』名詞的出現並非從藝術界,而是在丹尼爾?貝爾 (Daniel Bell) 著作的《社會學之終極》(End of Sociology) (1960)中,十年後查爾斯?詹克斯 ( Charles Jencks ) 將之引用於建築上,一直至1970年後此名詞才被藝評們使用。無論『現代』、『後現代』名稱如何的差異,背後支撐的時代意義才是影響社會、藝術、美的觀點的重要原因。因為,此兩大現象的轉移預示著時代的轉變,也意味著當代社會與經濟秩序的變遷,當然也牽動了藝術與美的表現。當跨國企業掌控資訊科技與大眾媒體的豐富系統之後,國與國的邊界會因傳媒、消費而無形的消失,如;一本雜誌或一部電影靠著行銷與傳媒而傳送至全世界,瞬間所謂的國界與文化隔閡已在消弭中,故後現代或後工業資本已徹底推動了一種全球消費,此現象造就了今日我們看見的『當代』世界,直接也製造諸多後遺症須由今日的我們來承擔、解決。
大致而言,兩次世界大戰、全球經濟蕭條與1960年後生態遽然改變都再再讓人的思緒在物化的價值中顯得矛盾不安,並開始動搖對科技信仰的信念,而開啟後現代對『進步』 (progress) 的存疑。後現代美學在觀念上首先否定現代科技至上的審美觀,因為沉溺於物質文明現代化後,人們開始以反方向的思考與行為展現此時的審美,嘻皮的興起、反戰的思維,與主動回歸人文關懷、回顧審視戰爭的功過,但在回顧往昔之際卻仍在科技與人文思想保持平衡。況且,二次大戰後,現代藝術發展與理論愈向簡化、單一的抽象前進發展,尤其至1960年的藝術家更鑽入極限藝術裡,創作更簡潔幾至無的境界。當一種現象或藝術形態發展至極致時,也意味歷史的消長又將開始運作,因此,樂觀、理想的現代主義被情緒化、晦暗且表現寬廣的後現代藝術取代是可理解與接受的事實。
後現代產生的時代背景
後現代約指1980年以後所出現的藝術形態、社會觀點、審美觀等等變革,欲充分了解時代的藝術形態與審美觀的形成,就得探究其潛藏藝術風格之後的社會、經濟、時勢的變動,掌握了脈動,始能充分理解藝術風格形成之因。
1980年對全球而言是另一段『新變格』的開始,亦是世界政治與文化新格局的形成,此年是羅納德?雷根 ( Ronald Reagan ) 新任美國總統。自1973年石油危機發生後,美國社會就因產業凋零、失業人口遽增而顯動蕩不安,於是,當雷根上任即展開一系列的社會經、政的改革。在政治上,他釋放最後的決定權給州政府,讓州政府有絕對的決策權,減少聯邦政府對地方政治與經濟的過度干預。經濟上則是,廢除制約工商業發展的政策,並縮減聯邦政府開支、實施大幅度減稅。果然在連續政治與經濟雙重改革之下,雷根挽救了美國逐漸衰退的經濟,且成功塑造一段七0年代以來的經濟大發展。
而此時的歐洲,歷經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幾十年間的休養生息,無論經濟、文化和教育都恢復並超越戰前水平。有傳統強勢的文化為後盾,加上社會穩定,此刻的歐洲文化藝術也開始蓬勃發展,巴黎與柏林再次成為全球藝術中心,與美國紐約同時扮演影響世界藝術的重要角色。尤其,1986年後以法國和聯邦德國為主體的歐洲共同體已形成擁有十二個成員國家組成的龐大地區性經濟組織,日後更受國際趨勢的影響,歐洲共同體成員國逐漸撤除國界的貿易壁壘,且全力發展政治合作,以至形成今日我們所見的政治、經濟全方位合體的『歐盟』。隨著九0年代後,兩德統一、蘇聯解體等影響全球甚大的事件,其影響之一是促成歐盟國於1991年在荷蘭馬斯特里赫特簽署著名的《歐洲經濟與貨幣聯盟和政治聯盟條約》,此條約的重要意義在於,制定歐盟國成員的統一貨幣政策。此後,2002年歐盟統一貨幣正式發行啟用,2004年東歐的十國也加入歐盟,現在的歐盟是一個擁有25個成員國的龐大一體化政治、經濟的區域聯合組織。無論現今的歐盟組織是優或缺失,它的確令戰後的歐洲迅速重建並在經濟、文化、藝術能與美國再度並立,並一度在八0年興起的『新繪畫形象』的繪畫風潮中,不讓美國的紐約專美於前,皆歸功於不斷成展的經濟與穩定的政治。
美國與歐洲同時在1980年後展現驚人成長的經濟與平和的政治氛圍,都直接影響社會、文化、消費、藝術進入一個嶄新的世代表現。若從著名的馬斯洛 (Maslow) 所提出的『層次需要』(Level of Need) 理論探索,即可清晰整匯出西方世界,甚至全球人文、藝術發展的脈絡,並從中獲得驗證,也能為後現代的多元發展與通俗文化藝術提出合理的解釋。
馬斯洛將人的需求依次由低至高分成五的層次;最基本的『生理需要』,依次增高為『安全需要』、『情感歸屬需要』、『地位與受尊敬的需要』和最高等次的『自我實現之需要』。而人對不同層級的需求正適切反映外在物質環境的更迭,因為只有在社會安定、生活富足基礎下,人類的生理與安全感始獲得保障,一旦穩定後,人們便開始尋求情感與歸屬感,二次大戰後歐美種種現象與當今中國藝術的崛起都足以證明。然而,所謂的人群整體的歸屬感往往需借助於藝術的表現,尤其當社會快速發展、財富不斷積累,群體社會對文化與藝術將更渴求,藝術文化越具強烈而獨特的表現是理所當然的,最終,當整體社會發展至政治民主、物質財富具足時,自然社會會形成一種很廣泛的文化、藝術的需求。
所以,八0年代後無論美國或歐洲都呈現人民高所得、受高等教育景象,人們鑑賞力隨之提昇,藝術文化的需求也受重視。當一個社會發達至高水準,其整體文化藝術的發展將邁向另一高境界,對照馬斯洛的需求理論即可輕易看出結果。八0年代後的藝術、甚至當代的藝術皆已步入『自我實現的需要』,如此,我們便理解為何後現代與當代藝術多元共存的狀態。而在邁向『自我實現需要』的過程中扮演推波助瀾的是,西方高度科技化,甚至全球科技化,從近年因經濟高度成長而竄起的東歐各國、中國、印度等可清楚理出此發展脈絡,也因而成就了2008年前中國當代藝術的高成長。因為,高科技大幅改變物質世界的樣貌,不僅轉變人們的生活方式、價值觀,甚至審美與對藝術的熱忱皆有不同於往常的熱度,與自我實現的慾望,故而,後現代藝術創作空間更廣闊、個人色彩愈鮮明,這已是後現代社會的特徵,而此特點隨著科技越在全球如火如荼延燒,在現當代社會將愈明顯。
後現代審美觀 ─ 後現代藝術特色與藝術家
現代主義的社會以科技為主導,即使戰後西方發展蓬勃的經濟也強烈彰顯以理性科技延展出的藝術形態,逐漸地,在理性科技的基礎上發展人文感性的意識漸產生。當科學技術發展至足以威脅人文知識時,其衝突性就越大,並各自形成兩套獨立的世界,而社會益發達兩者間之差異越大、界限愈明顯,尤其在高度訊息化、符號化的時代裡,科技知識一躍為主導之後,人文知識將被削弱而產生危機,兩次世界大戰的結果即被視為感性的人文與理性之科學失調的浩劫。人類記取教訓後,在社會、教育、人文、藝術上則採取不同於現代主義『歌頌科技』的一面倒態度,而是試圖在科技與人文裡尋求平衡點。如此,除上述所言時代經濟背景造就後現代的『多元發展』外,這點也是影響後現代精神表現的重要因素。由於所堅持的意義內涵大相逕庭,藝術審美視覺上便呈現天壤之別的視覺經驗美。
現代主義的抽象與後期的極限藝術作品都著重於形式上的表現,所以呈現的是幾何變化的簡潔美感。而後現代的視覺又回歸於人文、自然,因而屬於情感的有機造型與講述的內容再次成為創作主題,尤其在形態上,它再度運用曾被現代主義駁斥的題材、類型,而從傳統的歷史畫與風景裡尋找新精神,其中的『新表現主義』 (Neo – Expressionism) 的藝術雖僅僅於1970晚期至1980中期短短不到十年,但其強烈的視覺卻可為後現代的審美觀下註解。後現代美學觀便在科技、審思歷史與人文復甦呈現一種『多元』 (plural) 現象,無論是藝術表現、美學思潮、通俗文化的流行、社會開放型態….等等皆已揭露這是一個多元開放的美學思維,它意味著,沒有傳統式的主流風格引領風騷,而是各種風格同時並存,同具重要性。且其呈現的另一嶄新層面即是,傳統類別的消失崩解,從藝術、通俗文化、至大眾媒體已紛紛被藝術家採取運用的現象代表,混合、拼貼的藝術形式成為普遍的運作手法,例如;一件雕塑品也可能是傢俱,而繪畫創作更不再只拘泥於傳統媒材,各式材質皆是繪畫媒材,美國畫家施那柏 (Julian Schnabel) 將盤碟或陶瓷片靈活運用於畫面上即是媒材混用成功而鮮明的例子。而於藝術理論,原本存在著藝術評論、社會學、人類學、新聞學等類別之分也漸模糊,從美學論述派別的多樣皆清晰看出後現代的『多元』現象,此情況在當代的我們看來早習以為常,然而,這種廣闊、多樣的觀念卻是後現代才盛行而影響至今。
從藝術美的角度而論,又進一步顛覆抽象繪畫的形式美與極限作品的冷漠靜肅、技術化、結構美等特質,風格朝向粗率、表現極度自由,甚至紊亂塗鴉、笨拙醜怪的作風皆是其特點。於是,常見巨大的畫布上,以粗獷的筆觸、強烈的原色對比,並加入歷史故事或文化的重要圖像,描繪出暴力、性、夢幻、渴望、神話等似圖像卻又迷離幻境的繪畫。此特色除充分顯露人們反省世界經濟蕭條、全球能源危機引起的人心靈慌亂無助外,更是對當下時代陷入電視、廣告、攝影、電腦、電視、電影、報章雜誌等龐大機械視音混亂、干擾而對個人、生命產生莫大存疑。然而生命總會找出路,此時期的藝術家便將錯綜複雜的社會現象與個人情緒借助於畫史的記載、或神話描繪,即興式的、有意識或無意識在畫布上做記錄,如此背景型塑的審美精神當然也大異其趣於『表現主義』 ( Expressionism ) ,當它歷經了普普藝術 (Pop Art) 、極限藝術 (Minimalism) 和觀念藝術 (Conceptual Art) 洗禮之後自然粹鍊成自我獨特菁華。所以,新繪化形象從普普藝術善用的大眾傳媒,即大眾在傳媒裡看慣了的記號、圖像、符號將之昇華為區域風俗圖像、歷史事件圖像、民族圖像、世界文化圖像等。德國畫家莎洛美 (Salome 1954- ) 是龐克藝術 ( Punk Art ) 的表現者,因而在其繪畫中也將大都會頹廢文化融入於粗放的筆法、流動性的色彩,卻幾乎以平塗手法處理,於是一種都會頹喪無助的簡化圖像即形成。從色彩運用角度觀看,作風粗略、線條明快,具足了野獸派(Fauvism) 馬蒂斯 (Henri Matisse,1869-1954)的繪畫特色,又兼具中國水墨與水彩的渲染、自動性技法等特色交融產生的畫面意境,充分展現國際融合與拼貼的後現代藝術特性。由此可知,回顧過往的優勢而結合傳統繪畫特點,但又適時加入現代社會的思想與圖騰、符號,這便是『新繪畫形象』的精神。至今仍活躍於畫壇的美國藝術家波羅夫斯基 (Borofsky, Jonathan1942-) ,其作品特色是,將平日新聞報導所見、或街頭巷弄所聞轉化為藝術語言後而成作品,並為每一幅登記數字,似日記般卻將之藝術形式,如此藉數字符號的安排行為描述個人如記錄般現實生活的內容。又如另一東德畫家潘庫 (A. R. Penck 1939- ) ,雖然其繪畫圖像與圖騰很接近史前北方岩壁的圖形符號,或東方的部落圖騰,然而他將這些原始的圖騰轉化成後現代的資訊圖像,象徵著當資訊介入人類一切生活與行為之際,圖像、記號、符號即自然成為文化代號、人類生活依賴的程式。
上述種種不同於現代主義的繪畫表現,其實也忠實呈現此時的藝術精神和審美觀點,最重要的是,這些美的觀點與藝術表達的特質一直深深影響著現當代的創作、審美意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