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我们今天的剧场,虽有北京人艺新作《窝头会馆》,国家话剧院新作《都市囧人》,但在常演剧目中,原创新作、尤其是反思当今社会的新作比例很小。当代戏剧介入社会究竟能有多深?
在这个问题上,苏格兰国家剧院排演的《黑盾》,就是很有说服力的一个“案例”。
一则苏格兰黑盾军团士兵阵亡在伊拉克的消息引起苏格兰国家剧院艺术总监维姬·费泽丝顿的注意。时任首相的布莱尔刚宣布解散这一有着300多年历史的军团,引发社会争论。“这些士兵何去何从?”维姬拨响青年剧作家格莱格里·伯克的手机。大量的采访与史料收集,一部名为《黑盾》的戏剧应运而生。普通士兵首次成为戏剧的主角。退役的士兵及士兵的亲友从各地来到《黑盾》上演的城镇。这群士兵鲜为人知的内心世界由此成为全英国,继而成为加拿大、美国等国争议的焦点,并被BBC拍成纪录片,成为近两年来苏格兰最重要的文化事件之一。《黑盾》获得了英国戏剧最高奖“劳伦斯·奥立弗奖”的几乎全部奖项,如今已在英国境内外巡演多次。
《黑盾》的成功,证明了在文化产品丰富的时代,一部并不浪漫更不娱乐的戏剧,依旧能够引起全社会的关注,促进社会问题的解决,并无形中加强戏剧这一行业的整体形象,吸引更加多元的观众群体。艺术总监每3个月和剧院签约的苏格兰各地的剧作家们碰头,了解大家各自跟踪的社会问题,哪部剧作反映的社会问题最为紧迫,就先排哪部剧作。这一选戏机制无疑具有借鉴意义。
当下,土地和生活,民生和社会,似乎被冷淡,被忽略。一百多年前,话剧走进中国,就以紧扣社会矛盾、“干预生活”的力量而在这片土地生根发芽。易卜生的《玩偶之家》让鲁迅写出了《娜拉走后怎样》,1933年青年曹禺创作出《雷雨》,上世纪的北京人艺创作出反映农民与土地关系的《狗爷儿涅槃》,无不引起当时社会的共鸣与争议。今天呢?细数各个剧院推出的新老剧作,有多少针对的是当下的民众生活,有多少具备直指人心的力量?在充满变革的当代生活,有多少声音值得我们的戏剧人静心倾听?莫说戏剧“曲高和寡”,如果我们每个剧院在保持个性特色的同时,多关注脚下土地的每次声响与潜在的力量,多关注我们身边的情感和需求,相信我们的戏剧将更有力量,拥有更多的观众。